昔年此路达王畿,荒烧畬烟事已非。
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随江汉自东归。
凄凉坂路征车远,寂寞邮亭候火稀。
遥想思乡怨岐路,杜鹃花发鹧鸪飞。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通过写诗人送别朋友时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译文
- 昔年此路达王畿,荒烧畬烟事已非。
- 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随江汉自东归。
- 凄凉坂路征车远,寂寞邮亭候火稀。
- 遥想思乡怨岐路,杜鹃花发鹧鸪飞。
注释
- 昔年:指过去的年岁。
- 王畿:古代中国以京都为中心的地方,即京城或帝都所在地。
- 荒烧:荒芜,烧焦的意思。
- 畬(shú):一种古代的耕种方式。
- 崤(xiáo):山名,在今河南省西部。
- 函谷关:古代关口,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南,是进入关中平原的主要通道。
- 江汉:两条大河的名称。
- 阪路:山坡上的道路,此处可能指山路。
- 候火稀:等待火种稀少,形容旅途遥远、荒凉。
- 思乡:思念家乡。
- 怨岐路:怨恨离别的道路。
- 杜鹃花:一种鸟名,传说是蜀地的鸟类,春天时发出哀鸣声,象征悲伤。
- 鹧鸪:一种小鸟,常被用来象征别离和哀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之一,写于他离开四川前往长安的路上。诗中的”荆门”指的是今天的四川省荆门市,这是李白当时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
诗的第一句“昔年此路达王畿,荒烧畬烟事已非。”回忆了诗人过去走过这条道路,那时的道路畅通无阻,但现在却变得荒凉,曾经的烟火已经消散。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
第二句“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随江汉自东归。”描绘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巅,向北眺望,看到山脉连绵不绝,而江水流经东方,向东而去。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既感叹岁月的变迁,又感叹自己即将离别故乡,踏上新的旅程。
第三四句“凄凉坂路征车远,寂寞邮亭候火稀。”“凄凉”和“寂寞”描绘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的孤独感,而“征车远”和“候火稀”则进一步突出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这里的“候火稀”可能是指旅途中缺少燃料的情况,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在旅途中缺乏陪伴和安慰。
最后四句“遥想思乡怨岐路,杜鹃花发鹧鸪飞。”则是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慨,他思念家乡,怨恨离别的道路,同时也期待着重逢的时刻的到来。这里用“杜鹃花发鹧鸪飞”作为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