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单薄鬓萧骚,独凭危栏首屡搔。
出壁乱云分片段,隔江飞雨见丝毫。
庭前断续蛩争响,檐外轻便蝶斗高。
多少好山俱在眼,愧无短屐共游遨。
【注释】
萧骚:萧条,凄凉。
危栏:高而陡的栏杆。
断续:断断续续。
争响:竞相发声。
檐外:屋檐外头。
屐(jī):木制的鞋。
【赏析】
《浣沙秋日五首》共五首,这是其中第一首。全诗写诗人在秋天独凭阑干时所感,表现了他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衣裳单薄鬓萧骚,独凭危栏首屡搔。”是说:我穿着薄衣,感到寒冷,头发也有些凌乱,只有靠栏杆上反复地挠头皮。“衣裳单薄”点出了季节和天气,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气氛。“萧骚”形容人因寒冷、忧愁等而神情颓唐不振的样子。“鬓萧骚”则更突出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愁绪与落寞。“独凭危栏”交代了人物的动作和所处的环境,使人感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首屡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后两句“出壁乱云分片段,隔江飞雨见丝毫。”“出壁乱云分片段”描写了秋日里天空的景色,那被风吹散成片片白云,像被分割成许多部分,给人以朦胧模糊的感觉。“隔江飞雨见丝毫”描写了诗人远眺江对岸的情景,那从天边飘洒下来的细雨,像是被风吹动,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又像被风吹散,落在江对面的树梢上,使远处的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薄雾。
第三四句“庭前断续蛩争响,檐外轻便蝶斗高。”“庭前断续蛩争响”写出了深秋时节庭园里昆虫的生活状态,那蟋蟀时而停歇,时而鸣叫;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檐外轻便蝶斗高”写出了深秋时节庭院中蝴蝶的生活状态,那蝴蝶时而停在檐角,时而又翩翩飞舞。这两句诗通过写虫声与蝶舞,进一步渲染了深秋时节的氛围,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
最后两句“多少好山俱在眼,愧无短屐共游遨。”“多少好山俱在眼”,写出了诗人眺望远方山峦时的心情,那群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俱在眼”,既表明诗人已经把那些美丽的山水尽收眼底,又表现出诗人对这些美丽山峦的喜爱之情。“愧无短屐共游遨”是说:惭愧自己没有一双轻便的鞋子,不能和朋友们一起去游览这些美景。这两句诗流露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写秋色之美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