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万卷漫多闻,一悟中庸得本真。
从此尽将覆酱瓿,只于心地起经纶。

【解析】

本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一首咏物诗。首句“平生万卷漫多闻”,意思是说,自己一生虽然读了许多书籍,但真正能领会其中真谛的却很少。第二句“一悟中庸得本真”,表明自己经过一番思索后终于明白了“中”和“庸”的道理,达到了一种本真的境界。第三句“从此尽将覆酱瓿”,表明从此以后,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把读过的书随便扔掉了。第四句“只于心地起经纶”,表明从此以后,自己在处理事情时一定会更加谨慎、认真了。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中的意象、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来分析。如第一句中“万卷”是指很多书。这里用“漫多闻”来形容,说明作者读书之多,也暗示他学识渊博。而“一悟”则表明他通过思考终于明白道理,领悟了书中的道理,达到了自己的本真境界。第二句中“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的平和状态,也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这里指“一悟”后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最后两句中“心地”指内心世界,也指精神世界;“经纶”即治国之道或谋略。这里指作者从此要谨慎行事,用心去治理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答案】

平生万卷漫多闻,一悟中庸得本真。

从此尽将覆酱瓿,只于心地起经纶。译文:我一生虽然读了那么多的书籍,但是真正能理解其中深意的并不多。经过思考之后,我明白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达到了一种本真的境界。从此以后,我会把读过的书好好保存起来,不再随便丢掉。而是会用心去体会书中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之中,为社会做出贡献。赏析:这首诗以“示负书”作为标题,其实暗含一个典故,就是《庄子·外篇·寓言》中所说的“宋元君得燕石”,宋国有人得到了一块燕石,献给宋元君。宋元君十分喜爱这块石头,于是命人在朝堂之上举行大宴以示庆祝,并命令全国百姓都来参加。燕石被放在了最尊贵的地方,人们纷纷前来观看,争着夸耀自己的富贵。这时有一位农夫走过来,对宋元君说:“燕石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特别的,它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视,是因为它是从燕国送来的。”这番话让所有人都感到惭愧。这首诗表面上是说“示负书”,实际上是以“示负书”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