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祭严祠事,斋宫肃夜寒。
鸾刀催宰急,庭燎及晨难。
雨湿牛羊俎,烟埋币帛坛。
南山忽清晓,万玉已巑岏。
斋宫夜雨明日大雪
郊祭严祠事,斋宫肃夜寒。
鸾刀催宰急,庭燎及晨难。
雨湿牛羊俎,烟埋币帛坛。
南山忽清晓,万玉已巑岏。
注释:
- 斋宫夜雨明日大雪:斋宫在夜间下起了雨,预示着第二天会下大雪。
- 郊祭严祠事:在郊外进行祭祀活动。
- 斋宫肃夜寒:斋宫(指祭祀的场所)因为夜深而显得格外寒冷。
- 鸾刀催宰急:用鸾刀(一种锋利的工具)催促宰人(负责祭祀的人员),表示祭祀活动迫在眉睫。
- 庭燎及晨难:庭院中的火炬到了早晨点燃起来都很困难。
- 雨湿牛羊俎:雨水打湿了牛羊的俎(一种供牲礼使用的器具)。
- 烟埋币帛坛:烟熏覆盖了币帛坛(祭祀时焚烧的纸钱、帛帛等物)。
- 南山忽清晓,万玉已巑岏:南山在清晨变得清晰明亮,仿佛有无数的玉石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和随后的大雪,以及随之而来的斋宫祭祀活动。首句点明了时间背景是“斋宫夜雨”,为下文的祭祀活动作铺垫。第二句“明日大雪”暗示了天气的变化,也为后续的描写提供了情境。
第三句“斋宫肃夜寒”,通过“肃”字表达了斋宫中的严肃气氛,以及因夜深而带来的寒冷。第四句“鸾刀催宰急”则展现了斋宫中紧张忙碌的气氛,宰人在准备祭祀用品,急于完成准备工作。
第五至第七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斋宫的景象:“庭燎及晨难”,“雨湿牛羊俎”,“烟埋币帛坛”。这些描述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雨后斋宫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了斋官们工作的艰辛。
最后两句“南山忽清晓,万玉已巑岏”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对南山的清晰和玉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斋宫夜雨、祭祀活动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