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催残岁,新诗得夜光。
雪犹随处有,梅亦为春芳。
愁鬓何从白,流年有底忙。
官闲应放腊,燕寝自凝香。

【注释】

  1. 次韵:诗歌的一种体裁,即依前人的诗篇而作的和诗。
  2. 强幼安:苏轼的字,此处指苏轼。
  3. 岁晚感事:岁月将尽时产生的感慨。
  4. 寒日催残岁,新诗得夜光: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作者的心情变化。
  5. 雪犹随处有:形容无论在何处,都有下雪的可能。
  6. 梅亦为春芳:梅花也可以代表春天的到来。
  7. 愁鬓何从白:形容岁月的痕迹如何显现于发间。
  8. 流年有底忙:感叹时光匆匆,无所事事。
  9. 官闲应放腊:官员闲暇时可以享受腊月的清闲生活。
  10. 燕寝自凝香:形容家中环境温馨舒适,令人感到放松和愉悦。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强幼安在岁末时节的感受进行描绘和赞赏之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寒日催残岁”以寒冷的天气来表达岁月的无情与无情岁月的流逝。接着,“新诗得夜光”则通过“夜光”,象征着智慧和才华。两句诗一冷一热,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无奈感伤。

第二句“雪犹随处有”和第四句“梅亦为春芳”都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态度。雪的无拘无束、梅花的傲骨迎风,都暗示着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接下来的诗句“愁鬓何从白”和“流年有底忙”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焦虑和迷茫。白发渐生和岁月如梭,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最后两句“官闲应放腊”和“燕寝自凝香”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官位上忙碌的人,到了闲暇之时应该享受宁静的生活,而在家中则能感受到温馨和谐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化、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