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刘郎在,无心唱竹枝。
倦游闲未得,见事老尤迟。
与世知何用,求田便可为。
元龙人物胜,况有建安诗。
【解析】
1.奉答:回应。相之:诗人自谓,指作者。两诗:指《奉答杜审言》和《和杜审言过贾谊宅》。
2.“无心”二句:意谓自己虽老而未衰,但因厌倦官场的闲适生活,未能及时出来做官;又因为年高体弱,见事晚,所以不能像杜审言一样及时出仕。刘郎:古时称男子为“刘郎”,这里指诗人自己。竹枝:汉乐府民歌名,相传是巴渝地区的歌辞,以男女爱情为主题,多用五七言形式写成,风格与“清商曲辞”相似。
3.元龙: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字益德,人称“美须公”“万人敌”,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曾称赞关羽有“万人之敌”;元、建:都是古代对人的敬称。
4.赏析:本诗作于诗人晚年,当时已退居东都洛阳。此诗先以白发自比刘郎,再写自己“无心唱咏”的原因,接着写自己“倦游”、“老尤迟”,最后抒发了“与世何知”,只求田亩可耕的心愿。全诗表达了诗人不愿出仕,只想归田务农的思想。
【答案】
诗句释义:
白发刘郎在,无心唱竹枝。
倦游闲未得,见事老尤迟。
与世知何用,求田便可为。
元龙人物胜,况有建安诗。
译文:
白发的你(我)还在啊,却无心唱歌。
倦怠游山玩水的人,现在还没有找到机会。
知道世事的我,年老却更迟缓。
跟世人交往有什么用呢?不如种些田地。
张元龙(张飞)的人物胜过我,何况还有建安诗。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当时他退居东都洛阳。此诗先以白发自比刘郎,再写自己“无心唱咏”的原因,接着写自己“倦游”、“老尤迟”,最后抒发了“与世何知”,只求田亩可耕的心愿。全诗表达了诗人不愿出仕,只想归田务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