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息中山斗,长安几见春。
司天得南正,迎日法高辛。
送老年华速,催耕雨意新。
又闻宽大诏,飞舞下天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句翻译诗句,并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然后把握全诗内容和思想情感,最后赏析。“自息中山斗”意为:在中山斗中休息。“长安几见春”意为:长安城什么时候见过春天?“司天得南正”意为:太史令掌管历法,太史令是南正。“迎日法高辛”意为:迎接太阳的节气是高辛。“送老年华速”意为:送走的是岁月匆匆。“催耕雨意新”意为:催促着农耕的时节,带来一场及时的春雨。“又闻宽大诏,飞舞下天津”意为:又听到皇帝下韶书,诏书像彩旗一样飘舞下来。“次韵子绍立春二首”意为:我再次写两首诗来回应子绍的立春诗。据此可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到春天的景象后,联想到朝廷颁布的诏书,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在中山斗里小憩,长安城何时见过春天。
掌管天文历法,太史令是南正。
送别岁月如箭,催促农耕时节,及时的春雨滋润大地。
听说皇帝颁下诏书,就像彩旗飘飘,飞落于天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联点出时间,以斗柄指向表示时间的推移。颔联交代了时间,说明春天已至,而长安城却迟迟不见春光。颈联写送别岁月如箭,催促农耕时节,及时的春雨滋润大地。尾联写诏书飞扬,犹如彩旗,飞入天津。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朝廷颁布的诏书的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