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屋登原庙,青圭祀泰坛。
尽循周制度,还列汉衣冠。
扇影金根静,旗翻豹尾寒。
近瞻天有喜,宗社庆重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圣制恭进郊祀庆成诗五首(黄屋登原庙,青圭祀泰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全诗如下:
黄屋登原庙,青圭祀泰坛。
尽循周制度,还列汉衣冠。
扇影金根静,旗翻豹尾寒。
近瞻天有喜,宗社庆重安。
注释:
- 黄屋:古代帝王的车驾,用黄色装饰,所以称为“黄屋”。原庙:指皇帝祭祀祖先的庙宇,这里指的是祭祀先祖的地方。泰坛:古代祭祀天地的祭坛,这里特指祭祀天地的场所。
- 尽循周制度:遵循周朝的礼制。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其政治、文化制度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
- 还列汉衣冠:指在祭祀活动中,穿着汉代的服饰,这是对汉代文化的尊重。
- 扇影金根静:指皇帝的车驾上的扇子影子映在地上,形成一片安静的景象。金根:指皇帝的车驾,这里特指皇帝乘坐的车辆。
- 旗翻豹尾寒:指旗帜在风中飘扬,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豹尾:指旗帜的形状,这里特指旗帜上的豹尾图案。
- 近瞻天有喜:指站在高处观看天空,看到天空中有吉祥的景象。
- 宗社庆重安:指国家的安定繁荣。宗社:指国家和民族,也泛指天下、国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祭祀天地时的情景。首联写皇帝的车驾登上祭祀之地,象征着皇权的尊严。颔联写祭祀仪式的庄重,以及皇帝对周、汉文化的尊重。颈联写祭祀活动中的热闹场面,以及皇帝车驾的影子映在地上形成的宁静景象。尾联写皇帝眺望天空,看到天空中有吉祥的景象,预示着国家的安定繁荣。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祝福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