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执称元祀,君王服大裘。
祥光将盛布,雨意倏前收。
月白明雕俎,霜寒肃缀旒。
欲知天意格,肸蚃荷神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 百执称元祀,君王服大裘。
- 这句描述了皇帝身穿大裘,参加祭祀活动。”百执”指的是参与祭祀的人员,而”元祀”则是指祭祀的开始。”君王服大裘”说明皇帝在祭祀中穿着保暖的衣物。
- 祥光将盛布,雨意倏前收。
- 这里描述了天空中的祥瑞光芒即将弥漫开来,而突然之间雨水停止降落的景象。”盛布”可能指的是天空中出现的吉祥云彩,”雨意倏前收”意味着降雨迅速停止。
- 月白明雕俎,霜寒肃缀旒。
- 这两句描述了夜晚时分,月亮明亮地照耀着祭坛,而霜气寒冷使得装饰物(如玉制的头饰)显得更加肃穆。这里的”雕俎”可能指的是雕刻精美的祭器,而”缀旒”则是指悬挂在头部的装饰品。
- 欲知天意格,肸蚃荷神休。
- 最后这一句表达了对于神灵庇佑的感激之情。”欲知天意格”暗示着通过祭祀活动来寻求上天的意愿,而”肸蚃荷神休”则是说神灵因为人们的祷告和祭祀而感到欣慰,赐福于人们。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即皇帝亲自参加重要的祭祀活动。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仪式和皇帝的权威。诗中还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祥光将盛布”和“雨意倏前收”,这些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神圣时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