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夜对明月,二十七种无蔬盘。
莫嫌万点飞花恨,且结三人对影欢。
流落忽成身老大,乱离谁不涕阑干。
颠狂自笑那能寐,立尽春风午夜寒。

【注释】

①寒食:清明节前后的习俗。这天禁火,吃冷食。

②一百五:即一百五十。

③无蔬盘:没有菜盘。

④万点飞花恨:指花瓣纷纷飘落如泪。

⑤三人对影欢:指自己孤独一人。

⑥流落:漂泊。

⑦那能寐:怎么能够入睡。

⑧颠狂:精神失常。

⑨立尽春风午夜寒:站到春风拂面,已是半夜,还是不能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寒食节独坐孤室,面对明月,思念家人,感慨身世,抒发悲愤之情的诗。

“一百五夜对明月”,首句开门见山,直接描写诗人独自对着明亮的月光,思家心切。

“二十七种无蔬盘”,第二句是说自己家中没有蔬菜可以下饭。作者以“无”字突出了其生活的清贫,同时反映了战乱年代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

“莫嫌万点飞花恨,且结三人对影欢。”第三句写诗人虽身居陋室,仍自得其乐,与影子相对成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乐观。

“流落忽成身老大,乱离谁不涕阑干。”第四句诗人感叹自己已到了流落天涯的地步,不禁潸然泪下。

“颠狂自笑那能寐,立尽春风午夜寒。”最后两句,诗人因忧思过度而失眠,直至半夜仍无法入眠,只好强颜欢笑地立在窗前欣赏春天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明月的观赏、对家人的思念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动荡时代无奈的叹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