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种平池玉井莲,卷帘堂下水如烟。
溶溶自涨晴江绿,脉脉还通暗谷泉。
谁道冯唐今白首,始知梅福是真仙。
客来莫吐青铜面,要看蟾宫上下天。
【题冯尉绿净堂】
不种平池玉井莲,卷帘堂下水如烟。
溶溶自涨晴江绿,脉脉还通暗谷泉。
谁道冯唐今白首,始知梅福是真仙。
客来莫吐青铜面,要看蟾宫上下天。
注释:
- 不种平池玉井莲:不种在平静的池塘中的玉井莲。
- 卷帘堂下水如烟:打开窗户,堂下的水流如同烟雾。
- 溶溶自涨晴江绿:水面上弥漫着绿色的雾气。
- 脉脉还通暗谷泉:泉水沿着狭窄的山谷流动。
- 谁道冯唐今白首:谁能说现在的冯唐已经白发苍苍。
- 始知梅福是真仙:才知道梅花一样的隐士才是真正的神仙。
- 客来莫吐青铜面:如果有客人来访就不要用铜镜面对他们。
- 要看蟾宫上下天:如果想要看月亮的话,就要抬头看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池塘、江水、山谷、泉水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诗的前两句“不种平池玉井莲,卷帘堂下水如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池塘景象。诗人没有种植玉井莲,而是选择让水流从堂下流淌。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池塘的静谧与幽深,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接着,“溶溶自涨晴江绿,脉脉还通暗谷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变化和流向。晴江的水色呈现出绿色,而暗谷的泉水则缓缓流淌。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江水的清澈与美丽,又表现了水流的柔美与流畅。
诗的后两句“谁道冯唐今白首,始知梅福是真仙。”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赞美。冯唐曾经是一位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官员,现在他白发苍苍,但依然保持着清高的品格。而梅福则是一位真正的神仙,他们虽然生活在世俗之外,但却保持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这里,诗人借冯唐和梅福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诗的最后一句“客来莫吐青铜面,要看蟾宫上下天。”则是诗人对宾客的提醒。当客人来访时,不要使用铜镜作为面部映像,而是要抬头仰望天空。这是因为铜镜反射的是地面的景象,而天空才是真正可以仰望的地方。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与领悟。
这首诗以自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冯唐和梅福的比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