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飞长陌又春馀,绿满菖蒲夏已初。
双蝶不来花蔌蔌,一莺时到树疏疏。
平生懒作折杨曲,万事可占长柳书。
只有故山真耐久,伴人闲处作踟蹰。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春天的离去感到惋惜。诗中描绘了初夏的景象,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初夏” - 描述季节为初夏,即夏季刚开始的时候。
- “絮飞长陌又春馀” - 春天的柳絮已经飘落,只剩下了长长的道路两旁的柳树。
- “绿满菖蒲夏已初” - 夏天已经来临,菖蒲已经长满了绿色。
- “双蝶不来花蔌蔌” - 蝴蝶没有来,花朵显得寂寞而萧条。
- “一莺时到树疏疏” - 只有黄莺偶尔飞过稀疏的树梢。
- “平生懒作折杨曲” - 形容自己向来懒于创作诗歌,如同“折杨”那样轻浮的作品。
- “万事可占长柳书” - 表示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寄托在长长的柳树上。
- “只有故山真耐久” - 只有故乡的山才真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伴人闲处作踟蹰” - 在空闲的时间陪伴着人们,表现出自己的一种无奈和惆怅。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初夏景象的观察与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初夏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去的回忆。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愁,让人不禁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