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结客少年场,人物如君见未尝。
早岁风流知漫叟,一时师友是黄香。
相从便作双凫去,欲见应须一苇航。
只恐涪翁门下士,九重应合奉清光。
诗句释义与译文:
平生结客少年场,人物如君见未尝。
早岁风流知漫叟,一时师友是黄香。
相从便作双凫去,欲见应须一苇航。
只恐涪翁门下士,九重应合奉清光。
注释:
- 生平结客少年场:此句描绘了作者年轻时在社交场合中的豪放不羁,结交了许多朋友。
- 人物如君见未尝: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其独特魅力的认可,未曾见过如此风采的人物。
- 早岁风流知漫叟:指早年时期,作者就已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风度,被人们称为“漫叟”。
- 一时师友是黄香:这里的“黄香”可能是指黄香救母的故事中,黄香为母亲制作木棉衣的孝心故事,表示与这位朋友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彼此成为良师益友。
- 相从便作双凫去:双凫,即鸳鸯,此处比喻两人相伴同行,如同两只鸳鸯一起飞翔。
- 欲见应须一苇航:用“一苇航”象征希望见到友人的情景,就像乘着一根芦苇就能到达远方一样。
- 只恐涪翁门下士:涪翁,可能指的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字鲁直),这里表达了对黄庭坚这样的文学巨匠的敬畏之情。
- 九重应合奉清光:九重,古代指皇帝所居之处,也用来比喻朝廷或高位。这里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在朝中的地位和声望的美好祝愿。
赏析:
周紫芝的赠元具茨二首(其二)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中通过对友人才华和个性的描述,表达了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和对其成就的敬仰。同时,通过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展现了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崇高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