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额一山同避贼,草堂三月更通家。
音容久隔头俱雪,云雾相看眼各花。
晚厌微官犹曲糵,早知豪气已聱牙。
北扉青琐真如梦,且复西溪踏钓沙。

【注释】

①虎额一山同避贼:杜甫的诗中有《题韦侍御碧山下》句:“安得仙人凤毛帔,长留太岁作春衣。”韦侍御名云。杜甫与韦应物同游嵩少间,故云“同避贼”。②草堂:杜甫在成都的别墅。③通家:指亲戚关系,泛指朋友。④音容久隔头俱雪: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此诗写兄弟久别之情。“头俱雪”谓兄弟之头都白了。⑤云雾相看眼各花:杜甫有《小寒食舟中作》云:“家贫寒食时,客里小修龄。花落空流水,云来共雨萍。”此诗写兄弟相聚之情,“眼各花”谓兄弟之眼中都映着花朵。⑥西溪:杜甫在成都有别墅曰“浣花溪”,故称浣花溪。⑦青琐:皇宫大门上的铜质或铁质连环锁。⑧曲糵:酿酒用的发酵剂。⑨豪气:豪壮之气。⑩北扉:门向北开,故称北室。⑪西溪:杜甫的别墅,在今成都市西门外。⑫踏钓沙:杜甫的别墅在城西,靠近锦江,杜甫曾在别墅附近的钓鱼台垂钓,故云“踏钓沙”。⑬如梦:像梦一样,形容虚幻。⑭西溪:杜甫的别墅在今成都市西门外。⑮且复:暂且。⑯西溪:杜甫在成都的别墅,在今成都市西门外。⑰青琐:皇宫大门上的铜质或铁质连环锁。⑱真如梦:像梦境一样,形容虚幻。⑲且复:暂且。⑳西溪:杜甫的别墅在今成都市西门外。㉑踏钓沙:杜甫的别墅在今成都市西门外。【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当时杜甫在成都,其弟杜颖到官署任罢官归山中,诗人写此诗以示送别,并抒发自己的感慨。全篇紧扣题目中的“送罗仲共罢酒官归山中”这一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和对其仕途坎坷的同情,以及希望兄弟团聚的强烈愿望。

首句“虎额一山同避贼”,点出兄弟二人共同面对乱世的遭遇。“虎额”即山名,“一山同避贼”则说明此时他们正在躲避战乱,过着隐居的生活。

第二句“草堂三月更通家”,描绘了兄弟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这里的“草堂”是指杜甫在成都的别墅,而“通家”则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接下来“音容久隔头俱雪”,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兄弟分离的痛苦和不舍。这里用“头俱雪”来形容兄弟之间的感情深厚,彼此牵挂的心情如同雪花一样纯洁、洁白。

第三句“云雾相看眼各花”,则是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之间因长时间未见而产生的种种变化。这里的“眼各花”指的是兄弟们眼中各自绽放出不同的花朵,象征着他们内心的变化和成长。

第四句“晚厌微官犹曲糵”,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超脱。这里的“微官”指小官,而“曲糵”则是酿酒用的发酵剂,两者结合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远离。

第五句“早知豪气已聱牙”,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豪迈的自信和坚持。这里的“豪气”指的是豪情壮志,而“聱牙”则是形容言辞艰涩难懂。诗人坚信自己的性格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最后一句“北扉青琐真如梦”,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北扉”指的是门的北侧,而“青琐”则是皇宫大门上的铜质或铁质连环锁,象征了虚幻的现实。诗人感叹世事如梦般虚幻,自己只能在这梦中寻觅生活的意义。

本诗通过对兄弟二人在世态炎凉下的聚散离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