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分功名哙等高,平生谁问六花包。
千头愿种封侯橘,三脊仍惭缩酒茅。
乱后诗囊成长物,梦中惊胆落飞髇。
我非执戟明光客,知有何人肯见嘲。
【诗句】
已分功名哙等高,平生谁问六花包。千头愿种封侯橘,三脊仍惭缩酒茅。乱后诗囊成长物,梦中惊胆落飞髇。我非执戟明光客,知有何人肯见嘲。
【译文】
已经决定功名可以和古代名臣一样高,我生平从未有人问过我是否拥有六花的才华。我希望能种下一颗封侯的橘子,但仍然感到自己像缩在酒瓮里的茅草一样渺小。乱世之后,我的诗囊变成了一种异物,我在梦中被吓到,惊恐得心跳加速。我不是执戟守卫明光宫的士兵,我知道有谁会嘲笑我。
【关键词注释】
- 已分功名:已经确定了自己将来的功名。
- 哙等高:比喻自己的地位或成就与古代名臣相当。
- 六花:指才华出众,六花是指六朝文学家谢灵运的文采飞扬。
- 千头愿种:比喻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
- 三脊仍惭:形容自己仍然感到自卑和渺小。
- 诗囊:这里比喻自己的诗歌作品。
- 飞髇(xiè):惊慌失措的样子。
- 我非执戟明光客:暗示自己的志向并非追求权势富贵,而是希望为国效力。
- 知有何人肯见嘲:表示对别人的嘲笑毫不在意,相信自己终将获得认可。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述其志趣与经历来表达内心的感慨与自信。诗人以“已分功名”开头,表明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志向,即追求高远的理想,而非沉溺于世俗名利之中。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的自豪和自信,认为自己的文才如六朝时期的谢灵运一般出众,足以与古代名臣相媲美。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的贤臣那样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仍然觉得自己像缩在酒瓮里的茅草一样渺小,这种自卑感也在他的诗歌中有所体现。
在经历了乱世之后,诗人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他的诗囊变成了一种异物,这象征着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变得异常复杂和丰富。在梦中他也被吓得心惊胆战,这表明了他对于未来的恐惧和不安。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认为自己并非是那种会因为他人的嘲笑而放弃的人,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最后一句“我非执戟明光客,知有何人肯见嘲”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决心。他知道有谁会嘲笑他,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困扰或失落,因为他相信自己终将获得认可和成功。这种自信和决心也是这首诗的核心精神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