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长啸敌先摧,不费官军一炬灰。
黠虏自惊风鸟散,使君方看玉山颓。
撄城捍贼今亡矣,抗疏论功有是哉。
相见可堪谈旧事,为公搔首一徘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赏析”,这是针对全诗的,然后分析诗歌的情感、意境、手法等,最后结合诗句作答即可。
本题要求赏析“撄城捍贼今亡矣,抗疏论功有是哉”一句中的“撄城捍贼”“抗疏论功”两个典故,并指出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解答时,先解释“撄城捍贼”和“抗疏论功”的含义,再根据诗句中“今亡矣”“有是哉”等词语分析出表达了什么情感。“撄城捍贼今亡矣,抗疏论功有是哉”两句出自苏轼《上执政书》,意思是说现在守城抵御外寇的人已经没有了,而上书弹劾敌人有功的人也有啊!这里的“撄城捍贼”指的就是守城抵御外寇的人,“抗疏论功”指的是上书弹劾敌人有功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不抵抗外敌入侵的不满和谴责之情。
【答案】
示例:
次韵幼安寺丞感旧见示
当时长啸敌先摧,不费官军一炬灰。
黠虏自惊风鸟散,使君方看玉山颓。
撄城捍贼今亡矣,抗疏论功有是哉。
相见可堪谈旧事,为公搔首一徘徊。
译文:
当年长啸一声就能打败敌军,用不着烧掉敌人的巢穴;敌人被我们吓坏了,纷纷逃散,使君却看见一座山轰然倒塌。
守城防御敌军已经不存在了,可是你上书弹劾敌人有功,我该怎么说呢?我们见面后真让人感到遗憾,因为你我都有白发,都老了,所以只能互相安慰一下。
赏析:
这首诗是苏东坡在元符三年(1100)正月任杭州通判时写的。当时,金人南侵,杭州形势危急,他写下了这首七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撄城捍贼”指的就是守城抵御外贼之人,“抗疏论功”指的就是上书弹劾敌人有功之人。此诗用典贴切,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他对南宋统治者不抵抗外敌入侵的不满和谴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