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公直节自当年,终不留衣与大颠。
胸次已能吞梦泽,功名宁复愧燕然。
登车莫厌尘吹帽,移棹应思水拍天。
归去交游如问我,为言百事老俱捐。

【注释】

彦恢:即李纲,北宋名相。

知公:指李纲。

直节:正直的气节。

梦泽:古地名。这里泛指大泽,意指胸怀广阔,能容纳万象。

功名:事业与名声。

尘吹帽:尘土飞扬时,帽子上沾满了灰尘。比喻地位卑下。

移棹(zhào):船桨。

百事老俱捐:一切事情都已抛弃。

【译文】

你正直的气节一直维持着当年,终究不会像那些贪官污吏那样,在别人面前故意留些钱财。

你的胸襟已经能包容天地间的万物,功名利禄还有什么值得羞愧的呢?

当你登上车马,不要嫌弃尘土扑面;当船只移动,也应该思考水拍船头的声音。

我离开后,如果你有朋友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已将一切事情都放下了。

【赏析】

此诗为李纲赴京西任前,送李彦恢归乡时的赠别之作。诗人对好友的勉励,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爱。

首联点出李彦恢的气度不凡,他的直爽耿介、刚正不阿的品格,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典范。“知公”二字,既是对友人的评价,又暗含自谦之意。颔联写李彦恢胸襟宽广,能够包容万象。他虽然已功成名就,但功名利禄对他而言并无用处。这两句是说,一个人只要志向高远,即使身居高位,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不会因为名利而心烦意乱。颈联则是对李彦恢即将离乡赴任的劝勉,诗人鼓励他不要被世俗所累,要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他认为,自己虽然已经将一切事情都放下了,但仍然无法完全忘怀过去的经历和感受。这种忧虑和不安可能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