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郎名与大年齐,貌得孤山一段奇。
月色昏昏人寂寂,梅花淡淡水漪漪。
戏将三昧传神手,催动千林破腊枝。
不用摩挲窥妙墨,暗香疏影在新诗。
诗句
次韵徐伯远题钱少愚画孤山月梅图:这是题目,指的是对钱少愚绘制的《孤山月梅图》的诗歌。“次韵”通常是指和原诗的声韵相同或者相近的诗歌。
钱郎名与大年齐:这里的“钱郎”可能是指钱少愚的字或别号,而“大年”可能是他的年龄或者称号,两者并列,表示两人在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
貌得孤山一段奇:形容钱少愚画作中描绘的孤山景色独特而美丽。“貌得”即描写、捕捉到,“孤山一段奇”则表达了他对孤山美景的独特捕捉和表现。
月色昏昏人寂寂:描绘了夜晚月光朦胧、寂静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幽深的感受。
梅花淡淡水漪漪:描述梅花的颜色淡雅,水面上的涟漪轻轻荡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戏将三昧传神手:这里指画家用尽了技巧,使画作栩栩如生。“三昧”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高超的技艺或境界,“传神手”则是强调画家的高超技巧。
催动千林破腊枝: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冷的冬日即将过去,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破腊枝”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树枝上不再有积雪。
不用摩挲窥妙墨:意味着无需亲自触摸去欣赏画中的精妙之处,因为作品已经足够吸引人。“摩挲”意为抚摸、轻触,“窥妙墨”则是形容仔细观察、揣摩画中的细节。
暗香疏影在新诗:这里的“暗香”可能是指画作中梅花的香气,而“新诗”则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创作或赞美之词。整个句子传达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让人联想到一幅美丽的画卷和一首动人的诗篇。
译文
次韵徐伯远题钱少愚画孤山月梅图
钱郎的名字与大年齐名,他画出的孤山景色美得像一幅画。
夜色渐浓人声寂静,梅花颜色淡雅,水面波纹轻轻荡漾。
画家用尽了技巧,使画作栩栩如生,仿佛在召唤我们去探索它的深层含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冷的冬日即将过去,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
无需亲自触摸去欣赏画中的精妙之处,因为作品已经足够吸引人。
让我们一同欣赏这幅画,感受它带来的美好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画的诗,通过对孤山月梅图的描绘,展现了画中景色的迷人之处及其背后的深刻意义。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画中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如“破腊枝”暗指冬天即将过去,春意渐浓,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