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渊源贯九邱,雍容元祀得迟留。
明庭未款宸心肃,云驭先回晓月浮。
三礼秩宗归大圣,一言悟主付千秋。
已通爟火亲祠事,更有何人敢告猷。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诗句解读:
- 圣学渊源贯九邱:这句话意味着圣人的学问和思想源远流长,如同九座山丘一样深厚。
- 雍容元祀得迟留:这里描述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天子的态度从容不迫,使得庆典能够延续更长时间。
- 明庭未款宸心肃:在明亮的朝廷里,皇帝没有放松心情,内心依然严肃。
- 云驭先回晓月浮:天空中,云彩驾驭着飞马(云车),在早晨的月光下缓缓移动。
- 三礼秩宗归大圣:古代有三礼制度,尊崇至高无上的圣人为最高的道德典范。
- 一言悟主付千秋:一句话就足以让皇帝领悟到道理,这样的智慧将伴随他千秋万代。
- 已通爟火亲祠事:已经掌握了祭祀的方法,并且亲自参与了祭祀。
- 更有何人敢告猷:再也没有人敢向皇帝提出建议或意见了。
译文:
圣人的学问深远如九座大山,在盛大的祭祀中雍容自若,使得庆典得以持续。明亮的朝廷中,皇帝心中依旧严肃,没有放松。天空中,云彩驾驶着飞马,在晨曦中的月光下缓缓移动。三礼制度尊崇至高无上的圣人为最高的道德榜样,一句话就可以让皇帝领悟到智慧,这样的智慧将伴随他千秋万代。已经掌握了祭祀的方法,并且亲自参与了祭祀。再也没有人敢向皇帝提出建议或意见了,因为他的智慧已经达到了顶峰。
注释与赏析:
- 圣学渊源贯九邱:这里的“圣学”指的是圣人的学问或智慧。”渊源”表示来源或基础,”贯”则意味着贯穿或涵盖。整句的意思是圣人的学问和思想如同九座山丘那样深厚而广泛。
- 雍容元祀得迟留:雍容是指庄重、从容的样子,元祀指的是最隆重的祭祀。这句诗表达了天子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表现得非常从容,使得整个仪式得以持续进行。
- 明庭未款宸心肃:这里的“明庭”指的是明亮的朝廷,”未款”意味着没有放松。”宸心”指的是皇帝的心,”肃”则表示严肃、端庄。整句的意思是尽管是明亮的朝廷,但是皇帝的内心仍然保持严肃,没有丝毫懈怠。
- 云驭先回晓月浮:这里的“云驭”指的是云彩驾驶的车驾,”先回”则意味着提前返回。”晓月”指的是清晨的月亮,”浮”则表示轻轻浮动。整句的意思是指天空中,云彩驾驶着飞马,在早晨的月光下缓缓移动。
- 三礼秩宗归大圣:三礼指的是古代的三种礼仪制度,”秩”表示等级或次序,”宗”则是首领或楷模。这句诗表达了古代有三礼制度,尊崇至高无上的圣人为最高的道德榜样。
- 一言悟主付千秋:这里的“一言”指的是一句话,”悟”则表示理解、领悟。”主”指的是皇帝,”千秋”则意味着长久的时间。整句意思是一句话就能让皇帝领悟到道理,这样的智慧将伴随他千秋万代。
- 已通爟火亲祠事:爟火指的是点燃火把,”已通”则意味着已经掌握或熟悉。”亲祠事”则是指亲自参与祭祀的事情。整句的意思是指他已经掌握了祭祀的方法,并且亲自参与了祭祀。
- 更有何人敢告猷:这里的“何人”指的是谁,”敢”是敢于的意思。”告猷”则是指提出建议或意见。整句的意思是再也没有人敢向皇帝提出建议或意见了,因为他的智慧已经达到了顶峰。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的从容、威严、智慧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和崇高品德。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