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敲檐瓦晓初零,声入孤灯影半青。
枕上有诗因雨得,窗间无客对床听。
翠光洗出山千叠,金色添成菊万铃。
收取新凉归酒盏,莫将双眼为愁醒。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中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等多面手。他的诗歌、词、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晓雨用都倅韵 —— 清晨时分下雨,用都倅韵来吟咏。
乱敲檐瓦晓初零,声入孤灯影半青 —— 雨水打在屋顶上,发出凌乱的声音,声音传入孤单的灯光中,灯光的影子一半显得青色。
枕上有诗因雨得 —— 枕头上有诗是因为这场雨。
窗间无客对床听 —— 窗户之间没有客人,对着床听着雨的声音。
翠光洗出山千叠,金色添成菊万铃 —— 翠绿的光芒清洗出连绵起伏的山峦,金色增添了万朵菊花。
收取新凉归酒盏,莫将双眼为愁醒 —— 收集着新的凉爽回到酒杯中,不要让你的眼睛因为忧愁而变得浑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早晨景象,通过雨声、灯光和菊花来表达作者的心情。首句“晓雨用都倅韵”表明这是一首描写雨景的诗歌;次句“乱敲檐瓦晓初零,声入孤灯影半青”则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气的画面;第三句“枕上有诗因雨得”,说明作者因雨而有所感触,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第四句“窗间无客对床听”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欣赏雨景的情景;第五句“翠光洗出山千叠,金色添成菊万铃”以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最后一句“收取新凉归酒盏,莫将双眼为愁醒”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忧愁的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