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七十四番春,谢客明年懒见人。
已是天公怜我老,苦无官长怕谁嗔。
腊随残漏声俱尽,鬓共疏梅色斗新。
招取云山来一笑,竹坡犹有此闲身。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辛派后学陈继儒于1745年(甲戌)除夕所作。
诗的前两句,“梦中七十四番春,谢客明年懒见人”,写诗人在梦中度过了七十四个春秋,醒来后,谢绝了宾客的邀请,表示自己不愿与世人见面。“梦里”二字,既表明时间,又写出心境。
第三句“已是天公怜我老”,写自己年纪大了,得到上天的青睐。这里“怜”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上天对自己有怜悯之意;二是说自己虽老了,但还有一颗童心,不因衰老而自惭形秽,仍能保持一种天真烂漫、乐观的心态。
第四句“苦无官长怕谁嗔”,写自己的无奈和苦恼。这里“官长”指上司或长官,意谓自己没有官位、地位,因而害怕受到他们的责怪。“谁嗔”就是“谁敢”,是说没有人敢责备自己。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
第五句“腊随残漏声俱尽,鬓共疏梅色斗新”,写自己对时间的感慨。“残漏声俱尽”,指时间已到,旧岁已过,新的一年来临了。“鬓共疏梅色斗新”,是说鬓发虽然稀疏,却像疏梅花一样,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是比兴。
第六句“招取云山来一笑,竹坡犹有此闲身”,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最妙的一句。前一句是说自己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去云山之中寻欢作乐。“云山”一词,在这里既指名胜古迹,也指隐士生活,是诗人向往的地方。后一句则是说自己尽管已到了垂暮之年,但仍然保持着一颗闲适恬淡之心,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有如此闲适的身体和心态,足以傲视天下了。
【赏析】
这首除夕作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对官场的厌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梦中七十四番春,谢客明年懒见人”,写梦。梦中度过七十四个春秋,醒来后,谢绝了宾客的邀请,表示自己不愿与世人见面。“梦里”二字,既表明时间,又写出心境。
颔联“已是天公怜我老,苦无官长怕谁嗔”。写自己年纪大了,得到上天的青睐。这里“怜”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上天对自己有怜悯之意。二是说自己虽老了,但还有一颗童心,不因衰老而自惭形秽,仍能保持一种天真烂漫、乐观的心态。
颈联“腊随残漏声俱尽,鬓共疏梅色斗新”。写自己对时间的感慨。“残漏声俱尽”,指时间已到,旧岁已过,新的一年来临了。“鬓共疏梅色斗新”,是说鬓发虽然稀疏,却像疏梅花一样,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是比兴。
尾联“招取云山来一笑,竹坡犹有此闲身”,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最妙的一句。前一句是说自己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去云山之中寻欢作乐。“云山”一词,在这里既指名胜古迹,也指隐士生活,是诗人向往的地方。后一句则是说自己尽管已到了垂暮之年,但仍然保持着一颗闲适恬淡之心,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有如此闲适的身体和心态,足以傲视天下了。
此诗一反辛弃疾《贺新郎》词中那种豪放激昂、慷慨悲壮的情怀,而是抒发了一个文人对仕途失意的感伤,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情感在宋诗中并不罕见,但能够表现得这样含蓄蕴藉,则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