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徐卿有二子,今喜卫家称一儿。
只有九方真具眼,固应知是渥洼姿。

昔闻徐卿有二子,今喜卫家称一儿。

只有九方真具眼,固应知是渥洼姿。

诗句注释:

  1. “昔闻徐卿有二子”: 这句表明诗人之前听说过徐卿(可能是指历史人物或虚构人物)拥有两位儿子的故事。
  2. “今喜卫家称一儿”: 诗人对今天看到卫家的这一儿子感到非常欢喜,表示他发现了一位杰出的人才。
  3. “只有九方真具眼”: 此句意指只有像九方这样的人才真正具有辨别人才的洞察力。
  4. “固应知是渥洼姿”: 这句话意味着这个小孩具备了非凡的才能和品质,就像古代传说中的神龙一般。
  5.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小孩的独特才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才儿童的赞赏与期望。
  • 使用“昔闻徐卿有二子”作为引入,不仅设置了故事的背景,也为后文的赞誉做了铺垫。
  • “今喜卫家称一儿”中的“卫家”可能是诗的作者或是其他人物的名字,这里用以突出主题人物——这位被赞颂的小孩。

译文:

在古老的传说中,徐卿有两个出色的儿子,而今天在这里,卫家却有一位独一无二、才华横溢的少年郎。这孩子具备识别杰出人才的独特眼光,他的未来一定如同神话中那神奇的龙一样不可限量。

赏析:

  1. 历史与传说背景的融合
  • 诗歌开头提及徐卿,这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或是虚构的角色,为接下来的描述设定了一个文化和历史的参照点。诗人借此引出卫家的孩子,让读者意识到这种才子的稀有性。
  1. 强调独特性与天赋
  • “只有九方真具眼”,这句话突出了作者或观者对于发现这样孩子的独到眼光和判断能力。它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眼睛,而是象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识别才能。
  • “固应知是渥洼姿”,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天赋的重要性和非凡性。这里的“渥洼”一词,常用来形容美玉,暗喻该儿童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品德。
  1. 文学手法的运用
  • 整首诗采用了古典的四言格式,简洁而富有节奏感。这种形式有助于强化诗歌的音乐性和易记性,同时也体现了传统诗歌的特点。
  • 使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使得诗歌含义丰富,层次分明,增强了其艺术魅力。例如“卫家”和“一儿”这两个关键词,既指向了特定的人名,也暗示了孩子的独特地位。

周紫芝的《次韵伯尹赠奇童二绝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儿童才情的高度认可和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特定儿童的赞美,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儿童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反思和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