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台上倚阑干,着眼何妨尽日闲。
公子胸中有云梦,更须为助借江山。

【注释】

连云台:在乌江县东,相传为项羽所建。

倚阑干:靠着栏杆。

公子胸中云梦:指楚霸王项羽自比于楚怀王梦游的云中都(今河南信阳)。

借江山:借以表现自己的英雄抱负。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友人赵师是题乌江连云观二绝的和作。诗人用典,借古讽今,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末路的感慨。

首句“连云台上倚栏干”,起势不凡。“连云”点出乌江,又与“云梦”(即云梦泽)相呼应;“台上”则写出了乌江地势之高,视野之广。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见人,有情有致,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诗人登上乌江连云台,凭栏远眺,只见眼前江山如画,景色宜人。“眼中何妨尽日闲”,既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惬意心情,又暗示了他心中蕴藏着的英雄豪情。

第二句“眼中何妨尽日闲”,“眼中”即目中所见;“尽日闲”即终日闲适之意。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表面上看,它似乎在说,既然眼前风景如此美好,那么诗人便可以尽情地欣赏,不必拘泥于俗事。然而仔细品味,却不难看出其中所蕴含的另一层意思:诗人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并不愿意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是希望过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这种心态正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他所崇尚的人格风范。因此,这一句虽然看似平淡,实际上却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第三句“公子胸中有云梦”,更是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这里的“公子”并非实指某一位人物,而是指那些胸怀壮志、抱负不凡的英雄豪杰。他们虽然暂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内心深处却依然充满了激情和梦想。这种精神力量使他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坚守初心,不屈不挠。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些英雄们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更须为助借江山”,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们寄予厚望的心情。他认为,英雄们不仅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面对挑战,更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种力量既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为因素。在这里,诗人特别提到了“借江山”这一说法,这既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释,又是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英雄豪杰们寄予厚望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社会的敏锐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