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颗初封马在庭,杖藜犹傍竹边行。
老兵莫漫催人去,且听幽禽说晚晴。
【注释】
晚霁:傍晚的雨后晴空。三绝,指诗、书和画三者兼擅。
印颗:即印骨,指诗人的姓名刻在骨头上。初封:指刚写好。马在庭:指诗人刚刚骑在马上回家。杖藜:拄着拐杖。仍傍竹边行:仍沿着竹林边的路走。老兵:指曾经做过官的人。莫漫催人去:不要催促我离开。幽禽:幽静的禽鸟。说晚晴:谈论晚霞和晴朗的天空。
【赏析】
此篇以写景见长。开篇“印颗初封马在庭,杖藜犹傍竹边行”二句,是说诗人刚刚骑在马上回到家中,还在竹边悠闲地散步。“印颗”,即印骨,是说诗人的姓名已刻在骨上。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归来时的情景,同时也表明他归家的时间不早。接着“老兵莫漫催人去”一句,是劝勉那些曾作过官的人不要急于离任,因为诗人正闲居在家,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们去做。这两句写得委婉含蓄,既表现了诗人与官场人士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不求仕进的思想感情。
中间四句“且听幽禽说晚晴”,“说”同“宣”,是陈述、诉说的意思,是说请听那悠扬的鸣叫声吧。“晚晴”是这首诗的题意。“莫漫催人去”,是劝慰老朋友,告诉他不必急着离开。“且听”,是表示愿意倾听的意思。“幽禽”是指鸟儿。“晚晴”,是指天气转晴。这两句的意思是要请老朋友耐心地等待天晴,不要急着赶路。这两句写得非常委婉,既表现了朋友间的情谊,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尾联“晚晴”“晚晴”重复出现,用得非常巧妙。“莫漫催人去”的“莫”,与“晚晴”的“暮”字谐音,因此可以联想到“暮色”、“黄昏”等词汇。这样写,既避免了重复之嫌,又使诗歌更加和谐优美。最后一句“且听幽禽说晚晴”更是妙不可言,它既是在劝慰老朋友不要急于离去,又似乎是在告诉老朋友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