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王翠羽衾中梦,太尉销金帐里歌。
若以道人银色界,虽无欢笑亦无魔。
【注释】
- 荆王:指晋代的桓温。2. 翠羽衾:用翠羽装饰的被褥。3. 太尉:指唐代的白居易。4. 销金帐:用金银丝织成帐帷。5. 银色界:指佛教所说的色界、欲界、无色界,即三界。6. 魔:这里比喻世俗的欢乐和欲望。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禅诗。诗人以禅宗公案入诗。首句“荆王”是借用晋代桓温典故,意指佛祖释迦牟尼,“翠羽衾”是指佛祖的坐具——莲座;二句则用唐白居易的典故,白居易晚年好谈禅理,自号“香山居士”,他的《琵琶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句,后来有人据此编了一段故事。说白居易在洛阳时,曾与歌妓李夫人一起弹琵琶。白居易弹得非常好,李夫人听得入迷,白居易问她:“你听过我的琵琶吗?”李夫人摇摇头,白居易又唱了一遍,她还是听不见。白居易问:“难道是琵琶不好吗?”李夫人说:“不是琵琶不好,是因为琵琶声太响亮,我听不见。”白居易又问:“难道是人不好吗?”李夫人说:“也不是人不好,是因为琵琶声太响亮了。”白居易听了以后,很不高兴,就对她说:“你既然听不到我的琵琶声,我就不能用你的弦来弹琵琶了。”李夫人只好认输了,从此白居易再也不弹琵琶了。第三句“若以道人银色界”,就是用这个故事来说的。意思是说:如果佛祖真的像你所说那样神通广大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听到琵琶的声音了。第二句“虽无欢笑亦无魔”,是说:佛祖虽然不能听到琵琶声,但他并不妨碍他成佛,因为他已经超脱于世俗的喜怒哀乐之外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就是围绕这两个禅语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