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
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
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
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
玉井绮栏心未厌,犹取金仙着前殿。
金仙辞汉忆汉主,登车殷勤垂玉箸。
独捧金盘出故宫,回头忍看咸阳树。
魏宫群臣眼亲见,朝着魏冠暮归晋。
可怜长安肉食儿,不如顽铜犹有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铜镜》。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和注释:
金铜(1)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
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
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
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
玉井绮栏心未厌,犹取金仙着前殿。
金仙辞汉忆汉主,登车殷勤垂玉箸。
独捧金盘出故宫,回头忍看咸阳树。
魏宫群臣眼亲见,朝着魏冠暮归晋。
可怜长安肉食儿,不如顽铜犹有知。
逐句释义及译文
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
武皇开拓疆域,万里之遥;滇池之畔,柏梁初建。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
铸造了仙人承露的金盘,以供天子万年享用。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
当时的人们曾嘲笑邜国用金刀,却不知当年当涂的高超工艺更胜一筹。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
铜雀台高耸入云,曹操在此去世;八方才华出众的人们齐聚一堂,热闹非凡。玉井绮栏心未厌,犹取金仙着前殿。
在玉井旁精致的栏杆上赏花,依然喜欢将金仙置于宫殿之前。金仙辞汉忆汉主,登车殷勤垂玉箸。
金仙离去,怀念汉朝皇帝;他上车时频频垂下玉箸表达不舍之情。独捧金盘出故宫,回头忍看咸阳树。
独自捧着黄金盘子走出皇宫,回头却不忍直视咸阳的树木。魏宫群臣眼亲见,朝着魏冠暮归晋。
魏宫的大臣们亲眼目睹这一切,他们最终都回到了晋国。可怜长安肉食儿,不如顽铜犹有知。
可悲的是长安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他们不及那些普通的铜器懂得珍惜。
注释
- “武皇”: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曹操,字孟德。
- “滇池”:《汉书·地理志》载:“滇,故滇王之国也”,今云南昆明附近。
- “柏梁起”: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在洛阳建造柏梁台,后被毁。
- “当涂”:古地名,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
- “阿瞒”:即曹操的字,“曹瞒”。
- “承露盘”: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铜盘,用以承接水珠以显示其光滑。
- “八方才人”:”方人”指才子,这里指当时聚集在邺城的文人墨客。
- “铜雀台”:建于三国时期魏国邺城西郊的铜制瞭望楼。
- “魏冠”:指晋代司马氏政权建立初期,北方士族纷纷南下归附,戴晋帽以示归顺。
- “长安”:指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 “肉食”:旧时指帝王或贵族的饮食习惯,此处形容生活奢侈。
- “顽铜”:指普通的铜器,比喻不懂得珍惜的普通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