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胜绝天下稀,开凿乃自太古出。
山名初岂有显晦,胜处要须诗黼黻。
自从梅老登列仙,尤物谁怜久埋没。
具茨笔力扛九鼎,坐遣清诗入山骨。
据龟食蛤谁与游,绛节云车到仙窟。
云间招手疑有无,月下吹箫真仿佛。
飞云杳蔼风吹香,翠润空蒙雨垂湿。
谁从洞口看金书,想对神清时独立。
我家灵岩山脚底,识面何由恍如失。
虽无幽梦到三山,尚有明珠容什袭。
谢元:诗人,字子美,号灵岩。
灵岩胜绝天下稀,开凿乃自太古出。
山名初岂有显晦,胜处要须诗黼黻。
自从梅老登列仙,尤物谁怜久埋没。
具茨笔力扛九鼎,坐遣清诗入山骨。
据龟食蛤谁与游,绛节云车到仙窟。
云间招手疑有无,月下吹箫真仿佛。
飞云杳蔼风吹香,翠润空蒙雨垂湿。
谁从洞口看金书,想对神清时独立。
我家灵岩山脚底,识面何由恍如失。
虽无幽梦到三山,尚有明珠容什袭。
【译文】
灵岩寺的胜景天下罕见,它是由太古时代的人挖掘出来的。
灵岩的名字本来没有什么显晦之处,但胜境必须要用诗歌来描绘。
自从梅尧臣登上了仙境以后,谁能欣赏这美妙的景物?
灵岩寺像巨大的石头一样耸立着,让清澈的诗句深入地进入山中。
据说乌龟和蛤蜊在灵岩寺游玩,谁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穿着红色法衣的僧人乘坐红色的车子,到了仙宫石窟里面去。
在云层上挥手招唤着什么,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存在;
在月光下吹奏着箫的声音,好像是真的来到了那里。
飞云缭绕着青山,风吹过青松发出香气,青松被雨水洗得更加翠绿湿润。
谁能从洞口看见刻有“金经”二字的石壁?
我站在灵岩寺山下抬头仰望,那山多么高啊!
虽然不能梦见神仙三山,但是还能得到许多珍珠宝石。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之作,作者通过对灵岩寺胜景的描写赞美了灵岩寺的神奇,同时抒发了他游览灵岩时的所见、所感、所思。诗中运用了不少比喻,如“笔力扛九鼎”喻灵岩寺之大,“绛节云车”喻仙官之尊等;还用了许多夸张,如“犹胜”一词把灵岩寺的景色写得更胜一筹,“不识”、“恍如”等词把作者的惊喜之情表现得更生动。全诗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