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风尽日恶,顽云吹不开。行人对面不相识,千岭万岭沉风霾。
不知谁纵一炬火,坐遣万屋成飞灰。我闻人火曰火,天火曰灾,茫然不复知从来。
但见通衢半瓦砾,男呻女泣声酸哀。避胡十年常作客,几见连甍变荆棘。
此生忧火复忧兵,一事不成头雪白。学禅灵运本忘家,好赋子云终有宅。
向来穷巷冷如冰,今作权门手堪炙。惊魂可招烟欲消,茅茨犹在书脱厄。
心知造物可怜生,留与云窗看山色。
二月四日大火吾庐独免
颠风尽日恶,顽云吹不开。
行人对面不相识,千岭万岭沉风霾。
不知谁纵一炬火,坐遣万屋成飞灰。
我闻人火曰火,天火曰灾,茫然不复知从来。
但见通衢半瓦砾,男呻女泣声酸哀。
避胡十年常作客,几见连甍变荆棘。
此生忧火复忧兵,一事不成头雪白。
学禅灵运本忘家,好赋子云终有宅。
向来穷巷冷如冰,今作权门手堪炙。
惊魂可招烟欲消,茅茨犹在书脱厄。
心知造物可怜生,留与云窗看山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的开头部分,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
诗中描绘了一幅大火烧尽千家万户的景象,表达了对火灾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现实。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曾经居住的陋室被烧毁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忧虑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生动,意象鲜明生动。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将陋室的破败和人民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好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领悟其中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