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欲流金水欲裂,百千火聚作此热。
秋风忽送雨一犁,应念田夫汗流血。
庙堂调烛随弛张,五色线补虞帝裳。
书生拟作丰年颂,临窗弄笔鬓如霜。
这首诗描述了旱季即将结束,雨水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并表达了对农人的同情。
首联“旱欲流金水欲裂,百千火聚作此热。”描述了旱季的景象,土地干裂,仿佛金子要流淌出来;大雨将至,天空如同被火焚烧一般炽热。这里的“流金”和“裂”都是夸张的手法,用以形容土地的干旱状态。
颔联“秋风忽送雨一犁,应念田夫汗流血。”描绘了秋风带来及时的雨水,为疲惫的农人带来了希望和滋润。“田夫汗流血”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在丰收前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颈联“庙堂调烛随弛张,五色线补虞帝裳。”这里运用了道教元素,暗示着神仙的力量可以调整天地间的阴阳平衡。”庙堂”指的是朝廷,而”五色线”是古代的一种祭祀用品,用来修补衣服。这里的”补虞帝裳”可能是指用五色线修补皇帝的衣服,以祈求神灵保佑国家的安定。
尾联“书生拟作丰年颂,临窗弄笔鬓如霜。”描绘了一个书生准备创作一首赞美丰收的诗歌的场景。他坐在窗户旁,手中的笔在纸上飞舞,头发已经斑白。这里的“临窗弄笔”意味着诗人正在创作,而“鬓如霜”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年老与劳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农民的生活。诗人通过对比旱季的干旱和雨季的到来,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仙力量的想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