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数人物,伯仲高人间。
我于鸿雁行,畴昔奉往还。
挂名华萼集,遂尔不复刊。
暮齿慨晼晚,得州近荆蛮。
恨公识面迟,又复容追攀。
高风薄云汉,秀句横笔端。
乃知同气中,文采真斑斑。
谁将郧城水,换取蓬莱山。
要公抚凋氓,天意岂等闲。
玉阶有馀地,行归鸣佩环。
上最不待久,唾手未苦难。
念我老已熟,无鬓堪成班。
江头忽三月,坐见春物残。
相逢喜倾盖,往事论险艰。
一饮未彻席,扁舟渡惊湍。
情钟惜易别,易别成永叹。
可怜堂下水,故作声潺湲。
风流倏云散,人生岂长欢。
愿公寄尺书,细行勿轻删。
仍烦巧匠手,着意镌坚顽。

【注释】:

衣冠:指官员的冠服。数人:几人,几个人。伯仲:兄弟排行的次序,此处指李安州与诗人的地位相当。高人间:高于人间。鸿雁行:指书信往来频繁如同鸿雁南飞。畴昔:过去。挂名:挂名号,这里指做官。华萼集:华丽的花萼集,是文士聚集的地方,即文集。遂尔:于是。暮齿:晚年。慨晼晚:感叹年老色衰。得州:被任为某州的长官。近荆蛮:靠近荆楚之地。恨公:指李安州。识面迟:见面晚了。复:又,再。容追攀:允许我追赶上他。高风:高尚的品德。薄云汉:像云一样低垂。秀句:美丽的诗句。乃知:才知道。同气:同类之人。气,通“类”。文采:文章才华。斑斑:形容光彩鲜明的样子。谁将:是谁把。郧城水:郧城的水,即郧城的地名。蓬莱山:蓬莱山,神话中的仙山。要:要求,希望。抚凋氓:安抚凋敝的百姓。天意岂等闲:上天的意思难道会轻率吗?玉阶:玉制的台阶。有馀地:有多余的地方可以休息。行归鸣佩环:行走回来时佩带的玉环会响。最:最好。不待久:不用太久。唾手未难:轻而易举。无鬓堪成班:没有头发可以做班首。江头:江边的岸边。三月:农历三月。坐见春物残:坐着看到春天的东西都凋零了。倾盖:倒车交谈。往事:过去的往事。论险艰:谈论艰难的事情。一饮未彻席:喝得正高兴时还没有喝完酒席。扁舟:独木舟。渡惊湍:渡过急流险滩的急流。情钟惜易别:因为珍惜分别而感到悲伤。易别:轻易地离别。永叹:长久的叹息。可怜堂下水:可怜那堂下的水流声。故作声潺湲:故意发出潺潺流水的声音。风流:风度。倏云散:突然像云雾一样消散。人生岂长欢:人生怎么能总是快乐呢?寄尺书:写信告诉某人事情。细行勿轻删:仔细地写下来,不要让随便的人修改删掉。仍烦巧匠手:还请巧匠的手来雕刻。着意镌坚顽:精心雕琢,使坚硬的东西也变得容易刻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黔州参军时,写给友人李安州的一首赠别诗。全诗以“次韵”二字为题,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作者对李安州的感情,并抒发了作者自己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心情。全诗语言平实,风格清新,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美好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衣冠数人物,伯仲高人间。”意思是说在这一群人中,你们两个是最杰出的,地位仅次于最高层的人,就像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这是对李安州的一种赞扬,表示对他极高的尊重。

颔联“我于鸿雁行,畴昔奉往还”,意思是说在遥远的北方,我常常思念你,怀念我们过去的时光,就像鸿雁南飞一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

颈联“挂名华萼集,遂尔不复刊”,意思是说你们的名字已经挂在了华丽的花萼集上,因此我不能再编辑你们的文集了。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遗憾的情绪,因为不能再次见到这些优秀的人才。

尾联“暮齿慨晼晚,得州近荆蛮。”意思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已经感到有些衰老,现在又被调到了接近荆楚的地方,这是一件令人高兴却又令人伤感的事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友人未来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李安州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