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定厌俗人游,萝帐云屏到即收。
更欲凌波访幽刹,疾风已戒早回舟。
【注释】
二月十四日:即农历二月十四日。越州:今浙江绍兴。泛湖:乘船游湖。欲往诸刹:打算到各个寺庙去。风作不能前:风浪太大,船不能前进。青山:指越州的山。俗人游:指世俗的人来游览。萝帐云屏:用“萝帐”和“云屏”代指女子的居室。萝帐,指用萝草编成的帷帐,这里指女子的居室。收:收起。凌波:指乘船。幽刹:幽静的寺院。疾风已戒早回舟:风浪很大,已经告诫大家不要早早回船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贬谪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当时,诗人正计划乘船泛湖游览,但因风浪太大,未能成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越州山水的喜爱,后两句则写自己因山中女子而耽误了行程。全诗写得委婉含蓄,情深意长。
首句“二月十四日至越州置酒泛湖欲往诸刹风作不能前”写的是诗人到达越州后,在越州置酒,泛舟湖上,想去访问越州的几个名胜古迹的情景。从字面上看,此句似乎只是交代了诗人泛湖的目的,但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因为越州地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因此诗人才要泛舟湖上游览。而“置酒”二字表明,这是一次与友人的聚会。所以,这一句实际上还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他非常兴奋,想和朋友一起尽情地欣赏越州风光,享受生活的乐趣。
次句“青山定厌俗人游,萝帐云屏到即收”则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人认为,青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胜,是因为它远离尘世,不被世俗之人所打扰。而现在,许多俗人纷纷前来游历,使得青山失去了原有的宁静,也使得青山的美丽大打折扣。而那些被俗人扰得心神不宁的人,只能暂时离开这里,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去休息。这里诗人用“定”“厌”等字来形容青山,表现出他对青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用“收”字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现出他对俗人的反感之情。
第三句“更欲凌波访幽刹,疾风已戒早回舟”则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游山的过程。他想要乘船深入山中,探寻一些更加美丽的地方。但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使他无法前行。诗人只好提前返回,以免被风吹得头晕目眩。这里,诗人用“凌波”比喻自己的游船,用“疾风”比喻大风。同时,诗人还用“戒”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现出他对大风的恐惧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对俗人的不满情绪。通过描写自己在越州游山的过程,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青山、萝帐云屏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