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兴中否,干戈静四溟。
生年同艺祖,庆寿似慈宁。
人忆庚庚兆,天垂九九龄。
向来怀夏禹,今祔越山青。
社稷兴中否,干戈静四溟。
生年同艺祖,庆寿似慈宁。
人忆庚庚兆,天垂九九龄。
向来怀夏禹,今祔越山青。
译文:
在国家兴盛的时期,战争却平息无波;
生命的终结伴随着艺术的祖师;
庆祝的年岁仿佛母亲的慈爱一样;
人民回忆起庚子年的征兆,天意显露出九十岁的寿命;
一直以来怀念大禹,现在他的功绩与越山青山相衬。
注释:
- 社稷:古代指国家,此处指国家兴盛或衰败。
-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 艺祖:指艺术之祖,这里特指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如艺术家、学者等。
- 庆寿:庆祝的年寿。
- 人:指民众,百姓。
- 庚庚:指庚子,一种干支纪年法中的年份。
- 天垂:意为上天显示的意思。
- 九九龄:形容长寿,这里指的是老人的高龄。
- 夏禹:即大禹,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水利工程师和君主。
- 祔(fù):古代帝王死后,将其牌位附祭于太庙的一种礼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高宗皇帝挽词二首》中的第二首,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亡、战争和平、历史人物的深切关怀。通过描绘国家的盛衰、战争的结束和人们对历史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代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社稷兴中否,干戈静四溟”直接点明了国家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而“干戈静四溟”则描绘了战争平息后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历史变迁的宏大背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稳定的珍视。
诗人转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生年同艺祖,庆寿似慈宁”意味着诗人的生命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紧密相连,他的人生充满了对前辈的尊敬和怀念。这里的“艺祖”可能指的是艺术或文化的祖师,如孔子、杜甫等,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人忆庚庚兆,天垂九九龄”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在这里,“庚庚”再次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重要节点。而“天垂九九龄”则是指老天爷显现出长久的寿命,这不仅是对个人的祝愿,也是对整个民族未来的美好期许。
最后的两句“向来怀夏禹,今祔越山青”则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伟大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述,传达了自己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