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讶顽阴蔽月堂,坐看凉吹动枯肠。
疾驱云阵千重翳,尽放冰轮万丈光。
莫问蚌珠圆合浦,且听羯鼓打西凉。
疏狂似我何须挠,挠取吹笙玉雪郎。

【注释】

顽阴:指顽固阴冷的天气。方:方才。坐看:坐观。凉吹:凉爽的风。枯肠:形容人心情烦闷,无精打采。疾驱:迅速奔驰。云阵:云层。翳(yì):遮蔽,遮盖。冰轮:明亮的月亮。圆合浦:指蚌珠的圆光。羯鼓:古乐器,又名齐鼓、雷鼓。西凉:今甘肃一带。玉雪郎:指笙箫之类的乐器。

【赏析】

《和仲宁中秋赴饮庄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秋八月,当时苏轼在徐州任太守。

前两句“方讶顽阴蔽月堂,坐看凉风吹动枯肠”,写的是诗人刚刚到徐州时,天气非常寒冷,乌云密布,遮天蔽日,诗人感到惊奇,他坐在堂上,看着凉爽的风把枯肠吹得发冷,觉得十分难受。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初抵徐州时的恶劣天气,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的不满和抱怨之情。

后两句“疾驱云阵千重翳,尽放冰轮万丈光”,是说当诗人终于摆脱了这种恶劣的天气后,他看到天空中的云彩被风吹散,露出了明亮的月亮。这时,他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一片光明。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从困境中走出来后的喜悦和畅快淋漓的感觉。

末两句“莫问蚌珠圆合浦,且听羯鼓打西凉”,是说不要谈论蚌珠的圆光如何如何,而应该听听羯鼓的演奏。这里,诗人用“羯鼓”这个词语来比喻自己的心情,说自己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正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幽默感,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