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
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要点,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诗歌内容逐一筛选出相关诗句,同时注意关键词的提示。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这两句写庐山高耸入云,地势险峻,山势盘旋,云雾缭绕。诗人用“地转平”来描绘庐山的地势起伏,用“天低云近日”来表现其山势之高。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南北都有通往庐山的山间道路,而从这儿往西可到东林寺,从这儿往东可到西林寺,所以叫“开两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这两句是说,相传虞世南曾撰文刻碑于庐山,后因战乱湮灭无存;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却曾游览此地,并在他写的《庐山草堂记》中赞美过这里的美丽景色。
“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陆沉”指陆地上的沉沦和消失。这两句意思是:匡庐真是仙境啊!如今竟然让它沉沦为了陆地。
【答案】
游庐山吊大林
(1)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2)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3)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4)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5)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庐山的诗。首联写游历庐山所见景色。庐山地势高峻,群峰环抱,如刀削斧砍,突兀而起,直刺苍穹。云雾萦绕在山顶之上,弥漫于山谷之间,显得十分神秘莫测。颔联写登山途中所见景物。庐山山势险峻,有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云雾飘渺,时隐时现,使人感到神秘莫测,令人心旷神怡。颈联写登上庐山后所见景物。庐山的山势更加峻拔雄伟,云雾缭绕其中。诗人感叹道:“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原来古人曾经有两条山路可以通往庐山,现在只有西边一条路可以到达庐山。
尾联抒发诗人对庐山被毁的惋惜之情。诗人站在庐山巅上眺望四周,只见山岭连绵不断,云雾笼罩着山峰。诗人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禁不住发出了感慨:“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意思是说,庐山原来是如此美丽神奇的地方,如今却变得荒凉衰败,让人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