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宫均逸跨三年,谏纸停书剩几番。
闻道君王开献纳,岂容公子散神仙。
东华行踏京尘软,南涧休贪钓石温。
三字底须论十字,券钱何似给餐钱。

诗句解读:

  1. 寿宫均逸跨三年 - “寿宫”指的是皇帝的寝宫,“均逸”意为平静而无忧。这句话意味着皇帝的寝宫(寿宫)中的人都过着平静的生活,没有忧虑。
  2. 谏纸停书剩几番 - 谏纸是古代用来书写意见和建议的纸张。这句话表达了在皇帝的决策过程中,上书的建议被搁置了多次。
  3. 闻道君王开献纳,岂容公子散神仙 - 这里提到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君王”指皇帝本人,“献纳”是指上进献意见或建议。而“公子”可能是指一些贵族或者有地位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已经开放了接受意见的渠道,但是不允许像那些有地位的贵族一样随意地追求个人利益。
  4. 东华行踏京尘软 - “东华”是皇宫的别称,“行踏”是指行走。这句话意味着皇宫里的人行走时脚下的土地都变得柔软了。
  5. 南涧休贪钓石温 - “南涧”是指南方的小溪,“钓石”是指石头上的钓饵。这句话意思是在南方的小溪边不要贪图石头上的钓饵,因为石头上的钓饵并不总是那么吸引人。
  6. 三字底须论十字,券钱何似给餐钱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有些事情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现象。同时,它也暗示了金钱与食物之间的对比。

译文:
寿宫的人们过着宁静的日子,谏纸被停止使用,只有几次被提出。听说皇帝已经开始接受臣子的建议。但不允许贵族随意追求个人利益。在皇宫行走时,脚下的土地变柔软了。不要贪恋那些石头上的钓饵,因为它们并不总是那么有吸引力。有些事情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现象。金钱与食物之间也有类似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内外的不同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既有对朝廷开放意见渠道的肯定,也有对贵族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的批评。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述,诗人展示了他对权力、财富和个人行为的道德判断。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