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何必舞云翘,太史休劳望斗杓。
欲识皇都春色动,两宫和气舜承尧。

【注释】

太上皇帝:指唐睿宗李旦。东郊:京城的北面,是祭天之所。云翘:舞曲名。斗杓:北斗星。两宫和气:指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宰相们和睦相济,政治清明。舜承尧:舜传禹,禹传汤,汤传文、武、周。比喻帝王相继,国运永续。

【赏析】

这首诗是写立春日太上皇帝李旦在阁中观赏春天景色而作。诗的前两句,作者没有从正面描写春天景色,而是先写东郊不必舞动彩云,因为那里已由司天监负责了;接着又指出太史不必仰望北斗,因为那里也有天文台负责了。这就表明立春这天的祭祀活动,不需要再劳烦太上皇帝亲自操心了。“何必”二字,既否定了人们关于立春日要举行盛大典礼的说法,也否定了人们关于要在郊外设坛祭祀的说法。这两句看似平常的议论,却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礼制的重大变化。由于唐中叶以后,科举制度的发展,士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们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于是,原来由皇帝主持的一些重大礼仪活动就逐渐由大臣们代行。如贞观六年曾规定:“其诸州进献物及冬至荐享,并宜停罢。”开元十三年则进一步规定:“文武官五品以上、诸司使副长官等,每年任内各举一善政以闻。”这些变化,说明唐代礼制的重大变化。

第三句“欲识皇都春色动”,是说立春之日,皇帝在阁中观看着皇宫中的春天美景。“动”,即开始的意思。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诗人立意之所在。

最后一句“两宫和气舜承尧”,意思是说,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宰相们和睦相处,国家政治清平,就像舜帝继承了尧帝的事业一样。这是诗人对唐王朝未来前景的一种美好祝愿。

此诗前二句点出主题,中间两句用典,最后一句点题。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