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名聚远倚晴空,无限风光入坐中。
岂是帝家移帝力,由来天子即天公。
【解析】
- 第一句“楼名聚远倚晴空”,是说此楼名取自于《易经》中的“积小成大”之意,即楼名的由来。第二句“无限风光入坐中”,是说此楼所处之处,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第三句“岂是帝家移帝力”,是说这楼的建造,并非依靠皇帝之力,而是靠人力。而第四句“由来天子即天公”,是说帝王与天地同在,所以有天下。
【答案】
注释:此诗为登阁望景之作。第一、二句写登阁所见之景:楼名为“聚远”,意在“积小成大”;楼高倚晴空,尽收眼底;楼前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第三句写登阁观览之因:“岂是”二字反诘,表明非人力所能建此楼,乃自然之功。第四句写登阁之感:诗人认为,帝王与天地同在,所以有天下。
赏析:
首句“楼名聚远倚晴空”。此句点出楼名的由来,意谓楼名取自《周易·渐卦》:“初六:鸿渐于陆,征吉无不利。”意为鸿雁渐渐飞到陆地上,开始远征,没有不利的道理。诗人以“聚远”二字点化《渐卦》,寓意楼名的由来。“聚远”两字不仅切合楼名,而且寓含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志向:要像鸿雁一样,逐渐地、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力量,最终成就大业。
“无限风光入坐中”。“坐中”二字既点明楼中,又暗示楼中无俗物干扰。这句诗意谓:登临此处,放眼望去,无边的风光尽收眼底。
“岂是帝家移帝力”,“岂是”二字反诘,表明非人力所能建此楼,乃自然之功。这里诗人借“移帝力”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自然、对自然的威力的赞叹。诗人认为,大自然具有无穷的力量,只有顺从大自然,才能获得成功。
“由来天子即天公”,“由来”两字承上启下,表明帝王就是上天。这是作者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其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诗人认为,作为帝王,应当效法上天,顺应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答案】
①“楼名聚远倚晴空”:楼名取自《易经·渐卦》“积小成大”“积微成著”,意谓楼名的由来。②“无限风光入坐中”:登上高处,俯瞰四周,尽是美景。③“岂是帝家移帝力”:诗人认为,这栋楼不是靠皇家之力建造的。④“由来天子即天公”:帝王应当效法上天,顺应自然,这样才可能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