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场中蔡少霞,如今悟彻颂桃花。
看朱成碧吾方眩,试把横枝问作家。

【注释】

1.蔡少霞:即蔡襄,字君谟,北宋时期书法家、画家。

2.悟彻:明白透彻。

3.颂桃花:颂是赞的意思,桃花的颂词很多,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4.朱红和深红色,在色彩对比中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故说看朱成碧吾方眩;横枝:指树枝横向伸展的样子,这里指墨迹横斜不直。

5.作家: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诗人范致能时年五十六岁。当时他任秘书省正字,与黄庭坚有交往。此诗是作者应黄庭坚的请求而写的。黄庭坚曾写过一首《题桃树》诗:“一尺小桃树,春光破嫩红。佳人日暮起,笑摘满金钟。花落莫惆怅,明朝又复生。主人若见怜,为赠一枝倾。”黄庭坚的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伤感。因此,范致能的这首诗,也应当是对春天的喜爱,但同时又充满了感慨,所以诗中既表现了他对于春天的喜爱,又表现出了他的一些感慨之情。

第一句“翰墨场中蔡少霞”,是说在文人雅士云集的翰墨场上,蔡襄这个书法大家也在其中。“少霞”是蔡襄的字。蔡襄的书法,以楷书著称,他的书法,线条挺拔,结构严谨,笔画清晰。他的作品,不仅在宋代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后世也一直被人们传颂。因此,“翰墨场中蔡少霞”一句,不仅是在赞美蔡襄的书法,也是在赞美他在翰墨场上的影响力。

第二句“如今悟彻颂桃花”,是说现在我已经明白了颂词的意义,知道了颂词的含义。这里的“悟彻”是指理解透彻,领悟到了。这里的“颂桃花”是指颂词中的桃。颂词,是一种诗歌形式,主要是用来歌颂美好事物的。而桃,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美好的事物之一。因此,这一句可能是在赞扬那些歌颂桃花的颂词,或者是在感叹现在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第三句“看朱成碧吾方眩”,是说看到朱红色的桃花,我的眼睛都花了。这里的“看朱成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看到红色的东西,就会感到它的颜色已经变成了蓝色,也就是颜色的变化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感觉,也可能是在形容诗人自己对桃花的欣赏程度。

第四句“试把横枝问作家”,意思是说我想拿起笔来,试一试模仿一下这种横斜的笔法。这里的“横枝”指的是笔的笔触。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想要学习这种横斜的笔法的想法,也有可能是在赞美这种笔法的独特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翰墨场中书法大家的描绘,以及对颂词的理解和对桃花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