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郎牡丹迹已久,殷七杜鹃名谩新。
何似熙熙行阙里,花随和气四时春。

这首诗是中元节时韩愈送别阎才元左司的诗。

首句:“中元日以春花数种送阎才元左司”,点题,说明这是在中元节(即盂兰盆节、鬼节)时送春花给阎才元左司。中元节又称“鬼节”“施孤会”等,是道教和佛教纪念亡魂的日子,民间有祭奠先祖亡灵的习俗,人们认为鬼门开放,鬼魂出没,因此这一天不宜出行,要设道场祭祀亡灵。

第二句:“韩郎牡丹迹已久,殷七杜鹃名谩新”,韩郎指的是唐朝大诗人韩愈。《太平御览·卷八五》引《杜阳杂编》说:“韩愈为吏部侍郎,有婢子名红绡者,能歌。一日,韩愈与客饮,因命红绡歌以娱客,其曲甚美。”又,据《唐摭言》卷四《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唱和集序》载:韩愈任国子监博士时,曾到慈恩寺游览,见寺内有一僧自号“殷七”。殷七是唐代一个僧人的名字,而“殷七杜鹃”则是对殷七和尚的一种尊称。所以这里用殷七来代称阎才元左司。

第三句:“何似熙熙行阙里,花随和气四时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不如去欣赏一下那盛开的花朵吧!“熙熙行阙里”出自《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记载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风气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地方。选择居住的环境而不居住在有仁爱风气的地方怎么能算懂得呢?”所以这里用“熙熙”来形容“阙里”,指的就是充满仁爱气氛的家乡;“花随和气四时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花儿也开得正盛,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希望阎才元左司能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不要像那些只会空谈却毫无实际行动的官员那样令人失望。

赏析:韩愈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雄浑豪放、慷慨激昂著称。《中元日以春花数种送阎才元左司》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通过对春天的美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阎才元左司的祝福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