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花种竹满平园,人道安闲似乐天。
自笑铅黄消永日,何如蛮素乐华年。

【注释】:

杨子:即杨大年,北宋诗人。一诗送小儿归省:指杨大年送给他的小孩的一首诗。又一绝:第二首诗。平园:即平泉,在今河北省。校文苑英华:指校正《文苑英华》。并次韵发笑:也作“更和一篇”。发笑:抒发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以诙谐风趣的语言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全诗语言明快、幽默,读来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诗中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又表现了他对自己命运的不满。

前两句是说,种花种竹,满园春色,人都说这里像白居易的晚年居所,过着闲适的生活。“栽花种竹”与“满园春色”相照应,点明题中的“平园”,为后文的描写作铺垫。“人道安闲似乐天”一句中,“人道”二字用得极好,它既是对前面“栽花种竹”的回应,又引出下文的议论。白居易晚年退隐洛阳,自称“醉吟先生”,其居所号“香山居士”。“安闲似乐天”意谓这里的生活有如白居易晚年的闲适。“自笑铅黄消永日”二句是说,自从自己被贬谪到岭南以后,就再也看不到像白居易那样的“铅华不御”的闲适生活了。“自笑”二字表明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恼。这两句与上句相呼应,从反面衬托出了自己被贬谪后的悲苦境遇。

“何如蛮素乐华年”二句是说,自己被贬谪到岭南后,虽然过着清苦的生活,但却能过上一种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何如”二字表明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看法和态度。这里的“蛮素”即“蛮荒”,指的是岭南地区,“华年”即美好的时光。这两句与上两句相呼应,从正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贬谪生活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描写岭南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贬谪生活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前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岭南的自然风光;后两句则通过反衬和对照,表达了自己的乐观精神。整首诗语言明快、幽默,读来令人感到轻松愉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