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历记时节,望月巡檐探花发。
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
春自春兮秋自秋,总把繁枝插满头。
那知上界碧瑶洞,也忆人世逍遥游。
梅花雪片偏宜桂,手执新诗心已醉。
淮阴若肯过舞阳,卢子不羞从若士。
《中秋招王才臣赏梅花廷秀待制有诗次韵》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按照要求,逐句对这首诗进行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山中无历记时节:描述在山林之中,无法记住时间的流逝。
望月巡檐探花发:望着明月,巡视着屋檐,寻找梅花的开放。
春自春兮秋自秋:春天如春天般美好,秋天如秋天般美丽,总用繁枝装点自己的头发。
那知上界碧瑶洞:哪里知道天界的碧瑶洞也忆念人世的逍遥游。
梅花雪片偏宜桂:梅花如雪花般洁白,桂花也与之相得益彰。
- 译文注释:
山中无历记时节:在深山中,时间流逝得如同流水,无法记录。
望月巡檐探花发:仰望天空中的月亮,巡视着屋檐下的梅花开放。
春自春兮秋自秋:无论春夏秋冬,都各有其独特之美。
总把繁枝插满头:将繁花似锦的景象全部装饰在头上。
那知上界碧瑶洞:哪知道天界的碧瑶洞也在思念人世间的游赏。
梅花雪片偏宜桂:梅花像雪花一样洁白,桂花也与梅花相得益彰。
- 赏析:
- 本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邀请王才臣赏梅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文世界的深刻感悟。
- 诗中多次使用对仗手法,如“山中无历记时节”与“望月巡檐探花发”,以及“春自春兮秋自秋”与“总把繁枝插满头”等,体现了古典诗词的严谨对称美。
- 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四季更替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逍遥游的追忆。
- 结尾两句,诗人巧妙地以天界的美景反观人间,既表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情怀,也表达了对人间繁华的羡慕与向往。
周必大的这首《中秋招王才臣赏梅花廷秀待制有诗次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析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