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烟波有钓蓑,底须濠濮与西河。
三吴旧日图渔具,九曲当年赋棹歌。
濯足濯缨吟欸乃,知鱼知我乐如何。
会须携取新诗卷,西塞山前问志和。
诗句释义
1 是处烟波有钓蓑:意思是无论是哪里的湖面都有渔夫使用的蓑,这里的“蓑”是指用来遮挡雨水的斗笠。
- 底须濠濮与西河:这里提到了濠州和濮阳两处地方,濠州位于今天的河南境内,而濮阳则在今天的山东境内。作者可能在这里指的是自己曾经游历或熟悉的地方。
- 三吴旧日图渔具:这里的“三吴”,指的是现在的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历史上这一带曾是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有很多关于渔具的记录或传说。
- 九曲当年赋棹歌:九曲指的是长江的多个弯曲部分,如三峡等,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有诗人吟咏棹歌的传统。
- 濯足濯缨吟欸乃:这里的“濯足”和“濯缨”都是清洗的意思,表示在江边清洗双脚和帽子。“欸乃”是一种船橹声,常被用来表达渔民劳作的场景。
- 知鱼知我乐如何: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鱼儿的理解和对捕鱼乐趣的认识,意味着只有真正了解捕鱼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乐趣。
- 会须携取新诗卷:意思是说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携带新的诗词作品回家,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学问或者创作成果。
- 西塞山前问志和:这里的“西塞山”是指今天的湖北黄石市大冶市的西塞山,“志和”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同辈人的名字,也可能是一个地名。作者可能在西塞山上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寻求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译文
无论哪里的湖面都能看到渔夫使用的蓑,
我必须去濠州与濮阳两地游览。
过去三吴一带流传着丰富的渔具图景,
当年我也曾在长江边的船上吟唱棹歌声。
我在江边清洗双脚和帽子后吟唱欸乃声,
知道鱼儿和我都懂得其中的乐趣。
到时候我会带着新的诗歌回家,
在西塞山前询问志和是否安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旅行途中见到的景象和自己感受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不同风景和活动,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特别是对于“三吴旧日图渔具”一句,不仅反映了历史背景,也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此外,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活动,使读者仿佛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体验了他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