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峦蕴秀玉生晖,左界楼台近紫微。
画里江湖春浩荡,骚中草木日芳菲。
莺迁锦树香连屋,鹤唳青桐露湿衣。
一段高寒无写处,吟情闲逐片云飞。
诗句释义
1 林峦蕴秀玉生晖:描述了山林的壮丽景色如同含着光泽的美玉,山峦间云雾缭绕。
- 左界楼台近紫微:指出左边的区域(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区域)有高楼台榭接近紫微星宿。紫微代表帝王所在,此处可能指宫廷或重要之地。
- 画里江湖春浩荡:将眼前的风景比作一幅生动的画作,江湖被描绘成春天的广阔景象,充满生机。
- 骚中草木日芳菲:在《离骚》这样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草木常与诗人情感相关联,这里提到草木也显得芬芳迷人。
- 莺迁锦树香连屋:描述鸟儿迁移到装饰华丽的树上,花香四溢,整个屋子都充满了芳香。
- 鹤唳青桐露湿衣:青桐树(一种常绿乔木)上的鹤发出叫声,露水让衣服湿润。
- 一段高寒无写处,吟情闲逐片云飞:表示有些景致难以用文字形容,只能通过吟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想象着随着轻飘的白云一起飞翔。
译文
林峦蕴藏着秀丽之美,仿佛玉石般散发着光彩。
左侧边界附近,高楼和楼台紧邻紫微星宿。
画中展现着浩阔的江湖,春天的气息弥漫四周。
诗中草木,每日皆显芬芳。
小鸟们纷纷飞向装饰华丽的树上,花香四溢,沁入心扉。
鹤在青桐树上鸣叫,露珠打湿了衣裳。
无法用言语完全描绘那高处严寒的景象,只好借助诗歌吟诵。
心中思绪随风飘散,仿佛随着白云一同升腾。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与赞美。首两句以“林峦蕴秀玉生晖”开篇,巧妙地运用比喻,把山林比作含着光泽的美玉,既形象地描绘了山林的壮丽景色,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优雅。接下来,诗人以“左界楼台近紫微”为背景,引入了具体的地理环境,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生动。接着,第三句“画里江湖春浩荡”,则将眼前的景色比作一幅活灵活现的画卷,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在第四句中,“骚中草木日芳菲”不仅延续了前文的自然美描绘,还巧妙地将《离骚》中的意境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接下来的五、六句,“莺迁锦树香连屋”和“鹤唳青桐露湿衣”,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其中,“莺迁锦树”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鸟儿也显得富有灵性;“鹤唳青桐”则利用了声音描写,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最后两句,“一段高寒无写处,吟情闲逐片云飞”,则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无写处”表达了某些景致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出来,只能通过吟唱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同时,“随片云飞”则寓意着诗人的心随云漂泊,自由自在。这种写法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也展示了他的高远情怀和独立人格。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