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颖吹开紫玉筒,鼠须香蘸粉霜茸。
含毫写恨知谁见,绿卷春蕉未展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脱颖吹开紫玉筒,鼠须香蘸粉霜茸。”
  • “脱颖”:比喻才华或才能的展现,如同从笔筒中跳出一般,意味着笔的突然启用或创作灵感的爆发。
  • “吹开紫玉筒”:形容笔被轻轻吹开,象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紫玉筒可能是指笔杆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笔筒,象征文雅和精致。
  • “鼠须香蘸粉霜茸”:这里的“鼠须”可能指的是毛笔的笔尖,用“鼠须”来形容其细腻;而“香蘸粉霜茸”则描绘了墨汁的颜色和质感,粉霜茸可能指墨色像霜一样洁白且质地细软。
  1. 含毫写恨知谁见,绿卷春蕉未展封。
  • 含毫:指握着笔书写,这里强调了写作时的动作。
  • 写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可能是指对某种遗憾或不满的表达。
  • 知谁见:暗示这份情感是私密的,只有极少数人能理解。
  • 绿卷春蕉未展封:春天的绿色卷轴还未完全展开,意味着文章或者作品尚未完成,但已经初露锋芒。

译文:
在笔筒中轻轻一吹,笔就跃出,带着一丝清逸之气。用鼠须般的毛笔蘸上如霜雪般白净的墨水,写下心中的哀愁。这份文字如同春日里未完全绽放的蕉叶,虽然尚待展开,但其内含的意境已让人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文人书写时的心情和环境。诗人以笔、墨、纸等元素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场景之中。通过对比“脱颖”和“春蕉未展封”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创作成果的珍惜以及对未完作品的无限期许。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书法、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