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沉江路黑,傍岸已三更。
知近人家宿,林西犬吠声。

【解析】

此题为“炼字题”,要求考生对诗歌中某一字进行赏析,如“静”“冷”“孤”等。考生应从该字在句中所起的表达作用入手进行分析。“月沉江路黑,傍岸已三更。知近人家宿,林西犬吠声。”这四句是写景抒情诗,描写诗人夜泊江边的情景。首联“月沉江路黑,傍岸已三更”,写夜晚江边的景象,月光映照江水一片漆黑,岸边只有三更了。第二联“知近人家宿,林西犬吠声”,写听到犬吠声知道已经有人在家住宿。颔联、颈联写的是近处的景象:“知近人家宿,林西犬吠声。”这两句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他看到江边的小路旁有人家,而且听到了犬吠声,由此可以想象到自己在这寒冷的夜晚,没有地方住宿,只能去江边的一家小客栈投宿。尾联“知近人家宿,林西犬吠声”。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犬吠声,知道有人住在附近;听到近处林子里传来狗叫声,知道有人正在睡觉;听到江边有人来接他,知道他将要去江边投宿了。“知近”一词表现了诗人的警惕性。而“夜泊”则表明诗人是在夜间停泊在江边。

【答案】

译文:

月亮落到江里了,江边一片漆黑,时间已经是三更天了,我知道这是一处靠近江边的人家。听到林子里传来狗叫声,我就知道附近有人正在睡觉。听到江边有船靠岸的声音,我就知道有人来接我了。

赏析:

此为七绝,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是描写,后两句是议论。诗人以“知近人家宿”一句开头,用一个“知”字领起后两句,把读者引入了作者所经历的境界。诗人先写了夜晚的江边,然后写到自己的投宿。

第一句中“江路”是实写,“月”是虚写。江路上的景色,通过月光映照下的影子表现出来。“江路黑”是说江面上波光粼粼,夜色沉沉。“傍岸”指靠近岸边,说明诗人已经停泊在江边。第三句“知近人家宿”,是说诗人知道这里有个人家在住宿。因为天色很晚,人很少,所以诗人能听到林子里传来犬吠声,说明附近一定有人居住。

“林西犬吠声”一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写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林”是指树林,“西”是指西边。这句中的“知近”一词表现了诗人的警惕性。而“夜泊”则表明诗人是在夜间停泊在江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