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用人前诵子虚,子安知我不知鱼。
最思万竹香中隐,剩采春薇读好书。
【注释】:
底:哪。人前:人面前。诵:朗诵,吟咏。子虚:指《子虚赋》。《子虚赋》是战国时期楚人宋玉创作的一篇辞赋。这里比喻读书或写文章。我:作者自称。不知鱼:不知道什么。最思万竹香中隐:最思念竹林深处的清香。万竹:指竹林。薇:一种野菜。读好书:读好书。
【赏析】:
“底用人前诵子虚,子安知我不知鱼”,这是诗人对“用事者”的一种讽刺。“底用”即哪里需要?“用事者”指当政的人。“人前”指在众人面前。“诵”指朗诵。“子虚”指《子虚赋》,这是战国时楚国人宋玉的一篇辞赋,文中描写了楚王的豪华奢侈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子安知我不知鱼”,意思是说“你哪里知道我不了解鱼儿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情绪。
“最思万竹香中隐,剩采春薇读好书”,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描绘。“最思”表示最为思念之情。“万竹香中隐”指的是在万竹子林中隐藏着清香的地方。“春薇”指春天里的薇草,是一种野菜。“读好书”表示读书的乐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翻译】:
哪里需要我在人前朗诵《子虚赋》,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呢?
我最思念的是竹林深处的清香,所以我会去采一些春薇来阅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