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如蠹鱼,书底兀兀坐。
人皆笑其迂,吾计未为左。
■然一舒啸,万籁相应和。
庐岂真吾庐,我亦自忘我。
渊明千载人,身世一鸟过。

【诗句释义】:

  1. 长年如蠹鱼,书底兀兀坐。
  • “长年如蠹鱼”形容人长期在书房里,如同蛀虫一样,消耗着书籍的寿命。“书底”指书房中堆满的书籍。“兀兀坐”表示长时间坐在那里。
  1. 人皆笑其迂,吾计未为左。
  • “人皆笑其迂”指人们认为这种读书方式过于迂腐,不切实际。“吾计未为左”表示作者的计划尚未成熟,可能不被接受。
  1. ■然一舒啸,万籁相应和。
  • “■然”形容声音悠扬、响亮。“一舒啸”表示发出一声长啸,引起周围环境的共鸣。“万籁相应和”指周围的自然声响都回应着长啸声,形成和谐的共鸣。
  1. 庐岂真吾庐,我亦自忘我。
  • “庐”指住所或住处。“真吾庐”表示这间房子真的是我的家。“我亦自忘我”表示作者也忘记了自己是身处何处。
  1. 渊明千载人,身世一鸟过。
  • “渊明”指陶渊明,一位著名的文人。“千载人”表示他成为千百年来的典范。“身世一鸟过”比喻自己如同一只飞鸟,虽然身在人间,但超脱于世俗之外。
    【译文】:
    长年累月如蠹鱼般啃食着书页,坐在书房中一动不动。人们嘲笑这种读书方式太迂腐,我自己的打算还未成熟。发出一声长啸,周围的自然声响都随之响应。这个庐舍真的属于我吗?我已经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陶渊明成为了千百年来的典范,我如同一只飞鸟,虽然身在人间,但超脱于世俗之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读书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书房中的读书生活,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诗中通过“蠹鱼”、“长年”、“人笑”、“吾计”、“疏啸”、“万籁”、“庐”、“我亦”、“渊明”、“身世”、“一鸟”等关键词,巧妙地将自己的生活与历史名人陶渊明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