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泠泠,月明明,风月谁家砧杵声。声声思远道,少妇朱颜老。
不但捣衣愁,愁在无衣捣。不捣月下砧,欲捣游子心。
游子心非铁,闻之宁不折。
【诗句注释】
秋砧:指秋日的捣衣声。砧,石制的捣衣工具。杵:用木棒或铁棒制成的舂米用具。
泠泠:形容风的声音清冷而悠长。
月明明:形容月光明亮如洗。
谁家砧杵声:哪个人家在捣衣?
思远道:思念远方的人。
朱颜老:形容女子容颜衰老。
不但:不仅,不光。
愁:忧愁,痛苦。
无衣:没有衣服穿。
捣衣:把布帛捶打成布絮以御寒,也指为亲人缝制衣物。
游子心:游子的思乡之心。
非铁:不是铁。比喻人的感情脆弱、易折。
宁不折:难道不会折断吗?即“岂不断”。宁:岂;不:通假字,通“否”。
【译文】
秋风萧瑟,月亮皎洁明朗,不知是谁家传来了砧杵声声。那哀婉的砧杵之声似乎诉说着游子的思念之情,使得少妇容颜渐老。
少妇不仅因捣衣而愁苦,更因无衣可补而愁苦。既然不能在这月光下捣衣,就希望在那遥远的异地能寄托自己的思念。
游子的心就像这风中摇曳的芦苇一样容易折断,听到这声音,怎会不感到悲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