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龙骧后,中朝草创初。
秉枢登政路,扈跸拥宸裾。
像入云台画,名标玉府书。
太平资旧德,不及驾安车。

【注释】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指张方平为参知政事时,由王禹偁所撰的挽诗。参政,官名,即参知政事,为宋代宰相副职。毗陵,地名,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

一马龙骧后:马龙骧,汉班超曾从西域归来,马有汗血之马,故称“龙骧”,后用为将军、将帅之称。比喻人才出众。

草创初:草创,草率从事。

秉枢登政路:秉,持;枢,要;登,升;政路,政务之路。持要枢要而升任执政之位。

扈跸拥宸裾:扈跸,随帝王出行。拥宸裾,即拥天子之衣襟。

像入云台画,名标玉府书:像,画像。云台,东汉明帝时在洛阳建太和宫,其上置铜人,铸有伏波将军马援及二十八将以象军容。云台,即太和宫。玉府,即中书省。

太平资旧德:太平,太平盛世。资,资望。旧德,旧臣。

不及驾安车:不及,不及格,不得比得上。驾,皇帝的车驾。安车,古代的一种高级车,用四匹马拉,上有盖。

赏析: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张方平去世之后所写的挽诗十首中的一首,也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全诗以赞美张方平的才能和贡献为主,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张方平的深切悼念之情。

第一句“一马龙骧后”以马龙骧比喻张方平的才华出众,形象生动。第二句“中朝草创初”则表达了张方平在中朝(北宋初期)担任要职,开创事业的情景。第三句“秉枢登政路”进一步描绘了张方平在执政之路上的辉煌成就。第四句“扈跸拥宸裾”则是说他跟随帝王出巡,受到恩宠。第五句“像入云台画”则是说张方平的画像被刻在云台之上,成为后世人们敬仰的对象。第六句“名标玉府书”则是指他的名声被载入了玉府的史书之中。第七句“太平资旧德”则是说在太平盛世之中,正是有了张方平这样的旧臣才显得更加珍贵。第八句“不及驾安车”则是说自己无法与张方平相提并论。第九句“不意垂拱年”则是说张方平的去世来得突然,没有预料到。第十句“天教归道山”则是说天意要让张方平归隐道山,继续他的修行之道。

整首诗以赞美张方平的才华和贡献为主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张方平的深切悼念之情。通过对张方平的才华、功绩、影响以及去世原因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张方平的伟大形象以及他与王禹偁之间的深厚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