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屠龙学,吾衰只见公。
勤如袁伯业,清甚陆龟蒙。
身健何妨老,诗工莫厌穷。
要为千岁托,试判一生功。
【注释】:
不厌屠龙学: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语。屠龙即指此意,言虽不学无术之人,亦能谈笑自如。
吾衰只见公:唐白居易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有“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书堂孤”之句。此处用其意。
勤如袁伯业:袁伯业即唐代诗人袁滋。《新唐书·袁滋传》:“天宝末,以疾罢官。居洛阳东都门外,杜门却扫,与道者、方士杂处,或为药术。”
清甚陆龟蒙:陆龟蒙,即陆龟蒙(?—881),字鲁望,一字天随,自称天隐子,又号散人,吴(今江苏苏州)人,唐代文学家、农学家。
身健何妨老: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工莫厌穷:唐王维诗《送别》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要为千岁托:杜甫《八哀诗》之一《故司徒兼御史大夫源综》云:“平生所闻唯正谏,千载流芳独尔贤。”
试判一生功: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五云:“只恐丹青画不成,问君何如水绘阁中装?”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友人的赠诗。全诗四联,各具特色;而每联之间,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前四句总评友人。首句“不厌屠龙学”,是对友人的赞颂,说他虽不善武艺,却志趣高远,不满足当“屠龙之辈”,而是“不厌屠龙学”,可见其胸襟不凡,气度恢宏。次句“吾衰只见公”,则是对友人的直接赞美。“吾衰”,即指自己年老体弱,已不能像从前那样游刃有余了。但“吾衰”并不妨碍他“只见公”,因为友人正是那种“不厌屠龙学”、“诗工莫厌穷”的人。这两句,既是朋友间的称颂,也包含着诗人自己对友人的赞赏和期待。第三句“勤如袁伯业”,第四句“清甚陆龟蒙”。两句都是对友人的褒赞。“勤”是勤奋的意思,“清”是清高的意思,这里分别用来形容友人的为人。袁伯业是唐代诗人袁滋,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所以用此来比喻友人。而陆龟蒙则以隐居田园著称,所以用此来形容友人的为人清高不俗。
中间两联进一步赞美友人。第五句“身健何妨老”,第六句“诗工莫厌穷”。这是全诗的中心,也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身健何妨老”是说身体健朗的人完全可以老而弥坚;“诗工莫厌穷”,意思是只要诗作工整精巧、穷极变化,就不必过分拘泥于穷尽一切事物。这两句是说,只要坚持自己的爱好,不断努力进取,即使老迈不堪,也仍可为国为民作出贡献。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要为千岁托”,意为希望友人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试判一生功”,则是说即使不能名垂青史,也要努力做出一点成绩来。这两句是对友人的鼓励和鞭策。
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简练,内涵丰富。它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又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远大抱负。